扈驾功德寺陪李大司寇于徐二学士登西山对月三首
天行云汉灞陵滨,鄠杜长杨望幸新。
阁道銮旗回日月,周庐警柝拥星辰。
镐京汾水陪清赏,宝地瑶空隔世尘。
其羡枚皋工赋咏,风流还似曲江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扈驾:随从帝王的车驾。
- 功德寺:寺庙名,可能指供奉有功德的寺庙。
- 李大司寇:指李时勉,明成祖时期的刑部尚书。
- 徐二学士:指徐有贞,明成祖时期的翰林学士。
- 西山:山名,可能指北京西郊的香山。
- 云汉:银河。
- 灞陵: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 鄠杜: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长杨:宫殿名,汉代宫殿。
- 阁道:宫殿中的走廊。
- 銮旗:帝王的旗帜。
- 日月:比喻帝王的威严。
- 周庐:四周的房屋,指宫殿周围的建筑。
- 警柝:警卫敲击的木梆,用以示警。
- 星辰:比喻宫廷的辉煌。
- 镐京:古都名,指长安。
- 汾水:河流名,流经山西。
- 陪清赏:陪同欣赏。
- 宝地:指功德寺。
- 瑶空:指天空。
- 隔世尘:远离尘世。
- 枚皋:汉代文学家,擅长赋。
- 赋咏:写诗作赋。
- 曲江: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唐代著名的风景区。
- 风流:指文采风流。
翻译
随从帝王的车驾来到功德寺,与李大司寇和徐二学士一同登上西山,对着月亮共赏美景。银河在灞陵滨上空流淌,鄠杜和长杨宫的景象让人期待帝王的临幸。宫殿中的走廊上,帝王的旗帜回旋,如同日月般威严;四周的房屋中,警卫敲击的木梆声,如同星辰般璀璨。在镐京和汾水旁陪同帝王欣赏美景,宝地功德寺与天空相隔,远离尘世。我羡慕枚皋那样擅长赋诗,他的文采风流,仿佛还能感受到曲江春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随帝王出游的盛况,通过对宫廷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帝王的威严和宫廷的辉煌。诗中“阁道銮旗回日月,周庐警柝拥星辰”等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帝王权威的赞美。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如“其羡枚皋工赋咏,风流还似曲江春”,体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
王弘诲的其他作品
- 《 阳江环翠堂中留题四首 》 —— [ 明 ] 王弘诲
- 《 游陵水旧城经廖尚书故里留题贻其家子姓诸文学 》 —— [ 明 ] 王弘诲
- 《 夏日同陈仁甫陈公望游净业寺 》 —— [ 明 ] 王弘诲
- 《 送大司徒松坡毕公致政还乡 》 —— [ 明 ] 王弘诲
- 《 送袁上舍归岭南 》 —— [ 明 ] 王弘诲
- 《 予自七十始制生棺题曰归息庵而繫以辞 》 —— [ 明 ] 王弘诲
- 《 丁未初度自述 》 —— [ 明 ] 王弘诲
- 《 题胡墨溪小像 》 —— [ 明 ] 王弘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