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祠

文昌宫阙象云门,绛节高居鹫岭尊。 天上张星流系远,人间帝子毓灵存。 六司炳曜联奎柄,五夜光芒傍斗垣。 自是文明当圣世,长瞻瑞色满乾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文昌宫阙:指文昌帝君的宫殿,文昌帝君是道教中掌管文化、学术的神祇。
  • 象云门:形容宫阙高耸入云,如同云中的门户。
  • 绛节:红色的节杖,古代官员出巡时所持的仪仗。
  • 鹫岭:指佛教圣地,比喻文昌宫阙的尊贵。
  • 张星:指文昌星,即文曲星,与文化、学术有关。
  • 流系远:指文昌星的影响深远。
  • 毓灵:孕育灵气,指文昌帝君赋予人间智慧和灵性。
  • 六司:指文昌帝君的六位辅佐神,分别掌管不同的学术领域。
  • 奎柄:指文昌星的柄,比喻文昌星的权威。
  • 五夜:指五个夜晚,这里比喻时间的连续和长久。
  • 斗垣:指北斗星,比喻文昌星的光芒照耀四方。
  • 文明:指文化、学术的繁荣。
  • 圣世:指太平盛世。
  • 瑞色:吉祥的光彩。
  • 满乾坤:充满天地之间。

翻译

文昌帝君的宫殿高耸入云,如同云中的门户,红色的节杖高高举起,尊贵如同佛教圣地。天上的文昌星影响深远,人间的文昌帝君赋予我们智慧和灵性。六位辅佐神的光辉照耀着学术的权威,五个夜晚的光芒如同北斗星一般照耀四方。在这个文化繁荣的太平盛世,我们长久地瞻仰着这吉祥的光彩,它充满了天地之间。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文昌帝君及其宫殿的尊贵与神圣,通过描绘文昌星的光辉和文昌帝君的灵气,表达了对其掌管文化、学术的崇敬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象云门”、“绛节高居”、“流系远”等,展现了文昌帝君的威严与深远影响。结尾处强调了文明在圣世中的重要性,以及对文昌帝君的瑞色充满天地的赞美,体现了对文化繁荣和学术发展的美好愿景。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