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松赠沈大夫郎中科父
沈大夫,与汝游兮,泰山登天门日观之高峰。其上有五千年松,樛蟠挺屈撑虬龙。
鳞文剥蚀自成理,白日变态涛汹汹,胡为强颜秦哉封。
松根茯苓雪似脂,山灵下閟神不驰,奇者或臂为婴儿。
沈大夫烹食之,肌发鬒泽双瞳方。下招松间鹤,八极同遨翔。
君不见秋霜夜飞摧万卉,香飘色堕俱泥滓。七十二主犹眼前,泰山五株青不死。
大夫者何赤松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樛蟠(jiū pán):形容树木盘曲纠缠的样子。
- 挺屈:挺拔而弯曲。
- 虬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这里形容松树的形态像龙。
- 鳞文:指松树皮上的纹理。
- 剥蚀:因风化、侵蚀而逐渐损耗。
- 汹汹:形容声音大而混乱,这里指松涛声。
- 茯苓:一种药用菌类,常寄生在松树根部。
- 閟(bì):关闭,这里指深藏。
- 臂:这里作动词,意为抱持。
- 鬒泽(zhěn zé):头发浓密而有光泽。
- 双瞳方:双眼明亮有神。
- 八极:指极远的地方。
- 遨翔:自由地飞翔。
- 万卉:各种花草。
- 泥滓(zǐ):泥土和渣滓,比喻卑微或污秽的东西。
- 七十二主:指历代统治者。
- 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翻译
沈大夫,与你同游,登上泰山的天门,眺望日观峰的高峰。峰顶上有五千年的古松,它们盘曲纠缠,挺拔而弯曲,如同撑起的虬龙。松树皮上的纹理因风化而自成理,白日里松涛声汹涌澎湃,何必勉强去追求秦朝的封号呢。
松树根部寄生着雪白的茯苓,山灵深藏,神气不散,有的茯苓形状奇特,像婴儿一样。沈大夫将其烹食,肌肤头发变得浓密有光泽,双眼明亮有神。他召唤松间的鹤,一同在八极遨翔。
看那秋霜夜飞,摧毁了万种花草,香气消散,色彩凋零,都化作了泥土和渣滓。七十二代的统治者仿佛还在眼前,而泰山的五棵青松却依然不死。沈大夫,你莫非就是那位赤松子。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泰山天门日观峰上的古松,赞美了沈大夫与松树共存的仙风道骨。诗中,古松的形象被赋予了生命力和历史感,与沈大夫的仙人形象相得益彰。通过对比秋霜摧残下的万卉与历经沧桑仍青翠不死的古松,表达了对于坚韧不拔、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的颂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