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 愁

经雨斜阳,压云西岭,冉冉欲堕还浮。渐谯楼三点,唤起千愁。与醉平分此夜,猛地里、醉去难留。纱窗上,微风撼醒,揩拭双眸。 悠悠。殢人住也,千百处攒心,几处堪休。似粘天衰草,贩浪残舟。悔杀太平风景,等閒过、抛掷东流。寻思遍,何年向人,觅换眉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冉冉:(rǎn rǎn) 缓慢移动的样子。
  • 谯楼:(qiáo lóu) 古代城门上的瞭望楼。
  • 三点:指钟声敲响三次,通常是夜晚的标志。
  • 殢人:(tì rén) 困扰人,使人烦恼。
  • 攒心:(cuán xīn) 聚集在心中,形容心情沉重。
  • 粘天衰草:形容草木枯萎,似乎与天空相连,景象凄凉。
  • 贩浪残舟:指在波涛中摇摆不定的破旧船只。
  • 等閒:(děng xián) 轻易,随便。
  • 抛掷东流:比喻时间或机会白白流逝。
  • 觅换眉头:寻找改变心情的方法。

翻译

雨后的夕阳斜照,西岭的云层低压,缓慢地似乎要坠落却又浮起。渐渐地,城楼上的钟声敲响三次,唤起了无数的忧愁。今夜,我与酒醉平分秋色,突然间,醉意难留。纱窗上,微风轻轻摇动,唤醒了我,我擦亮了双眼。

忧愁啊,困扰着我,千百种心思聚集在心头,何处是休憩之地。像是与天空相连的枯萎草木,或是波涛中的破旧船只。后悔在太平盛世的风景中轻易度过,白白让时光东流。思索再三,何时才能找到改变心情的方法。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后夕阳与云层的景象,通过谯楼的钟声和微风的触感,表达了深沉的忧愁和无法逃避的现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冉冉欲堕还浮”的云、“粘天衰草”和“贩浪残舟”,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沉重和无奈。结尾处的“觅换眉头”则透露出对改变现状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明代诗人王世贞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