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寿御史大夫杨公五帙长歌

公不见,杨伯起,关西处处称夫子。四世犹传掌武冠,千秋尚说衔环里。 又不见杨楼船,银黄若若悬腰间。已惊三组冠朝列,复展百里家函关。 公今自是名贤裔,少小长怀请缨志。天子临轩下玺书,单于远塞知名字。 有时扫氛瀚海头,有时夺幕王庭秋。浴铁争听白羽扇,赐金仍侑紫貂裘。 辽海波澄塞烽熄,降将辕门但啧啧。从尔和戎魏大夫,我自屯田赵充国。 初登服政鬓未霜,已闻召命出明光。万八千户彻侯印,二十四考中书堂。 野夫恨识荆州未,倘公偶记交承事。试言文举报曹公,公今五十余加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ì):古代用来装书的布套,这里指年龄。
  • 杨伯起:指杨震,东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学者,以清廉著称。
  • 关西:指函谷关以西的地方,即今天的陕西一带。
  • 夫子:古代对老师的尊称,这里指杨震。
  • 掌武冠:指掌握军事大权。
  • 衔环:指杨震的家族传统,即家族成员都有高尚的品德和才能。
  • 杨楼船:指杨震的家族成员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
  • 银黄若若:形容官服上的装饰华丽。
  • 三组:指三公,古代最高的官职。
  • 朝列:指朝廷的官员。
  • 请缨:请求出征,指有志于为国家效力。
  • 玺书:皇帝的诏书。
  • 单于:古代匈奴的首领。
  • 扫氛瀚海:指清除边疆的敌对势力。
  • 夺幕王庭:指攻占敌人的宫廷。
  • 浴铁:指战士们穿着铁甲。
  • 白羽扇:古代将领的象征。
  • 赐金:皇帝赐予的金钱。
  • 紫貂裘:珍贵的皮草,表示皇帝的赏赐。
  • 辽海波澄:指边疆平静。
  • 塞烽熄:边塞的烽火熄灭,表示没有战争。
  • 和戎:指与边疆民族和平相处。
  • 屯田:指军队在边疆开垦土地,自给自足。
  • 服政:指担任官职。
  • 明光:指皇宫。
  • 彻侯印:指封侯的印章。
  • 二十四考:指多次考核,表示官职稳定。
  • 中书堂:指中书省,古代中央政府的机构。
  • 野夫:作者自称。
  • 识荆州:指认识有才能的人。
  • 交承事:指交接事务。
  • 文举报曹公:指通过文章来报告重要人物的事迹。

翻译

您不见,杨伯起,关西的人们都称赞他为夫子。他的家族四代都掌握着军事大权,千秋万代都传说着他们家族的高尚品德和才能。 又不见杨家的楼船,银黄色的装饰华丽地悬挂在腰间。已经让人惊叹于他们家族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又扩展到家族在函谷关的影响力。 公如今是名门之后,从小就怀有为国家效力的志向。天子在皇宫中亲自下达诏书,远在边塞的单于也知道您的名字。 有时在瀚海清除边疆的敌对势力,有时攻占敌人的宫廷。战士们穿着铁甲,争相听从您的指挥,皇帝赐予您金钱和珍贵的皮草。 辽海平静,边塞的烽火熄灭,降将们在辕门啧啧称赞。您像魏大夫一样与边疆民族和平相处,我自像赵充国一样在边疆开垦土地。 刚开始担任官职时,您的鬓发还未霜白,已经听说您被召命进入皇宫。您被封为万八千户的彻侯,经过二十四次考核,稳坐中书省的高位。 我这个野夫遗憾未能早识您,如果您偶尔记得交接事务的事情。请您试着谈谈通过文章来报告重要人物的事迹,您现在五十岁又加二。

赏析

这首作品是对杨公的赞美和祝福,通过回顾杨家的历史和杨公的功绩,展现了杨公的家族荣耀和个人英勇。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杨伯起”、“衔环”、“白羽扇”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同时,诗人的自谦和对杨公的敬仰之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诗人对杨公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成就的认可。整首诗歌语言华丽,意境深远,是对杨公一生功绩的生动描绘和美好祝愿。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