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疏辞官未允漫述

北阙无媒者,南音祇自操。 鸿冥吾意足,狙喜众情劳。 薄俗穷时见,微名醉里逃。 济川成底事,鹭渚繫渔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大臣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的地方,这里指朝廷。
  • 无媒者:没有引荐的人。
  • 南音:南方口音,这里指自己的声音。
  • 自操:自己掌握,自己处理。
  • 鸿冥:鸿鸟飞向高空,比喻远大的志向或隐逸的生活。
  • 狙喜:狙,猕猴;喜,喜欢。这里指世俗之人喜欢追逐名利。
  • 众情劳:众人的情绪和努力。
  • 薄俗:浅薄的风俗。
  • 穷时见:在困境中显现。
  • 微名:微小的名声。
  • 醉里逃:在醉酒中逃避现实。
  • 济川:渡河,比喻成就事业。
  • 成底事:成就了什么事业。
  • 鹭渚:鹭鸟栖息的水中小洲。
  • 繫渔舠:繫,系住;渔舠,渔船。

翻译

在朝廷中没有引荐之人,我只能用南方口音自说自话。 像鸿鸟飞向高空,我满足于自己的远大志向,而世俗之人却忙于追逐名利。 在浅薄的风俗中,只有在困境中才能显现真实的自我。 微小的名声,我宁愿在醉酒中逃避。 渡河成就了什么事业?我宁愿在鹭鸟栖息的水中小洲上系住渔船。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北阙无媒者”一句,即表明了作者在朝廷中没有依靠,感到孤立无援。而“鸿冥吾意足”则展现了作者对高远志向的追求,与世俗的“狙喜”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济川成底事,鹭渚繫渔舠”更是以渡河无成、渔船系于鹭渚的意象,抒发了作者对现实官场的失望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不同流俗的人生态度。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