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步月

禁漏传宵迥,天街占月多。 澄光团玉魄,寒影泻金河。 圆缺时难定,浮沉岁屡过。 揽衣成独啸,数问夜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禁漏:宫中计时漏壶,此处指宫中的时间。
  • 传宵迥:宵,夜晚;迥,远。传宵迥意指时间流逝到深夜。
  • 天街:皇城中的街道。
  • 澄光团玉魄:澄光,清澈的光线;团,聚集;玉魄,月亮的别称。
  • 寒影泻金河:寒影,月光;泻,流动;金河,银河。
  • 圆缺:指月亮的盈亏变化。
  • 浮沉: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
  • 岁屡过:岁,年;屡,多次;过,流逝。
  • 揽衣:整理衣服。
  • 独啸:独自长啸,表达情感。
  • 数问夜如何:数,多次;问,询问;夜如何,夜晚的时间。

翻译

宫中的计时漏壶传来深夜的声响,皇城街道上月光格外多。 清澈的光线聚集成月亮的玉魄,寒冷的月光如水流泻在银河之上。 月亮的圆缺变化难以预料,人生的起伏也随着岁月不断流逝。 整理衣裳,我独自长啸,多次询问这夜晚的时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夜晚长安街头的月色,通过宫中漏壶的声音、天街上的月光、银河的寒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中“圆缺时难定,浮沉岁屡过”表达了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而“揽衣成独啸,数问夜如何”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时间的敏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感悟。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