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

边马躏中原,遂扫东南陲。 天地尽为元,生人安敢违。 伦物俱澌尽,存者仅一丝。 许生当色辰,强起修饰之。 虽复风俗颓,犹守六经遗。 奈何拘方士,龂龂生哫斯。 不闻夫子言,吾欲居九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ìn):践踏,蹂躏。
  • (chuí):边疆,边境。
  • (yuán):这里指元朝,当时的统治朝代。
  • 伦物:伦理和物质。
  • 澌尽 (sī jìn):消亡殆尽。
  • 色辰 (sè chén):美好的时光。
  • 六经:指儒家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乐经》。
  • 拘方士:拘泥于旧法的士人。
  • 龂龂 (yín yín):争辩的样子。
  • 哫斯 (zú sī):急促的呼吸声,这里形容争论激烈。
  • 九夷:古代对东方非华夏民族的泛称。

翻译

边疆的战马践踏中原,于是扫荡了东南的边境。 天地间尽是元朝的统治,人们怎能违背。 伦理和物质都已消亡殆尽,所剩无几。 许生在美好的时光中,勉强起身去修补这一切。 尽管风俗颓败,仍坚守着六经的遗训。 为何那些拘泥于旧法的士人,争论不休。 没有听说夫子的话吗,我想要居住在九夷之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中原地区遭受边疆战乱的惨状,以及社会伦理和文化的衰败。诗人通过对比许生努力维护传统文化的形象和那些拘泥于旧法的士人的争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遗失的忧虑和对变革的渴望。诗的最后一句“我想要居住在九夷之地”,反映了诗人对于现状的不满和对异域文化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多元性的思考。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