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潍县故孔北海祠作

威凤虽在罗,耻与凡枭近。 神龙刬其角,目固无鲛蜃。 火垂赤帝灭,风犹素王振。 角总吐英谈,冠弱流乂问。 平原援中绝,北海诚空奋。 艰难傍馀爝,廓落甘异摈。 交祢岂慕狂,拒郤焉为吝。 巢倾卵俱覆,梁逝室亦震。 反谐鄢陵祝,不睹山阳恨。 余本骨体人,千秋凛遗荩。 高咏长寝篇,分香随澌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威凤:比喻才德高超的人。
  • :捕鸟的网。
  • 凡枭:普通的猫头鹰,比喻平庸之辈。
  • 神龙:比喻杰出的人物。
  • (chǎn):削去。
  • 鲛蜃:传说中的海中怪物,比喻凶恶的敌人。
  • 火垂赤帝灭:指汉朝灭亡。
  • 素王:指孔子,因其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
  • 冠弱:指年少时。
  • 乂问:治理和询问,指治理国家。
  • 平原:指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
  • 北海:指孔融,曾任北海相。
  • 馀爝:剩余的光亮。
  • 廓落:空旷。
  • 异摈:被排斥。
  • 交祢:指与祢衡交往。
  • 慕狂:指祢衡的狂放。
  • 拒郤:拒绝。
  • :吝啬。
  • 巢倾卵覆:比喻家破人亡。
  • 梁逝室震:比喻国家灭亡。
  • 鄢陵祝:指鄢陵君,战国时楚国贵族。
  • 山阳恨:指山阳公,汉献帝刘协的封号。
  • 骨体人:指有骨气的人。
  • 凛遗荩:严肃地留下忠诚。
  • 长寝篇:指墓志铭。
  • 分香:指分赠香火,比喻传承。
  • 澌尽:消逝。

翻译

威猛的凤凰即使被困在网中,也耻于与平凡的猫头鹰为伍。神龙即使被削去了角,眼中依然没有恐惧那些海中的怪物。汉朝虽然灭亡,但孔子的精神依然振奋人心。年少时就已经展现出治理国家的才华和智慧。平原君的援助中断,孔融在北海确实孤立无援。在艰难中只能依靠微弱的光亮,孤独地被排斥。与祢衡交往并非羡慕他的狂放,拒绝他人也不是因为吝啬。家破人亡,国家也随之灭亡。没有看到鄢陵君的祝福,也没有目睹山阳公的遗憾。我本是有骨气的人,严肃地留下忠诚。高声吟诵墓志铭,传承的精神也随之消逝。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威凤、神龙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的赞美。诗中“威凤虽在罗,耻与凡枭近”和“神龙刬其角,目固无鲛蜃”等句,展现了即使处于困境,也不失尊严和勇气的精神风貌。同时,通过对孔融等历史人物的提及,抒发了对忠诚和骨气的崇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