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献吉何仲默徐昌榖三子诗
注释
夔峡(kuí xiá):指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一带,因地处长江三峡之一的夔门而得名。 英灵:指杰出的人才。 乾坤:天地。 真色:本色,指事物的本质。 扰扰:纷乱的样子。 操觚(cāo gū):执简,指写作。 徇(xùn):追求。 恍若:仿佛。 襄城辙:指古代襄城(今属河南)的战车痕迹,比喻追随前人的足迹。 阴陵泽:古代地名,比喻迷茫的境地。 明兴:明朝兴起。 高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神武:英明威武。 荡涤:清除,涤荡。 七叶:指七代人。 人文:文化,文明。 畴能:谁能。 休德:美德。 草昧:指文明未开化的状态。 超识:超越常人的见识。 天河:银河。 鸿濛: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 坼(chè):裂开。 景从:追随。 谐其则:符合其法则。 矩步:遵循规矩的步伐。 渝:改变。 狂者:狂放不羁的人。 践迹:追随前人的足迹。 夭矫:形容龙腾跃的样子。 不可即:难以接近。 蛙黾(wā miǎn):蛙类,比喻平庸之辈。 矜相测:自夸能够揣测。
翻译
在夔峡之地,汇聚了杰出的人才,天地间仿佛失去了本色。纷乱的文人,各自追求所得。他们仿佛追随前人的足迹,却都迷失在迷茫的境地。明朝兴起,我们的高帝朱元璋英明威武,涤荡一切。七代人开启了文化,谁能继承这美德呢?那时北地出生的人,在文明未开化的状态中展现出超越常人的见识。他手挽银河,让千秋的宇宙从混沌中裂开。使得追随者们,齐声符合他的法则。遵循规矩的步伐,不敢有所改变,狂放不羁的人也羞于追随前人的足迹。然而,他们不知道龙的变化,腾跃而难以接近。那些平庸之辈,为何自夸能够揣测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夔峡英才、明朝兴起、北地超识者的描绘,展现了明朝初年文化繁荣的景象。诗中,“夔峡收英灵”一句,既赞美了夔峡之地的人才辈出,又暗含了对明朝文化兴盛的期许。“乾坤无真色”则进一步以天地失色来比喻人才的汇聚,使得天地都为之逊色。后文通过对高帝朱元璋的赞美,以及对北地超识者的描绘,展现了明朝文化的辉煌。最后,诗人通过对龙的变化和平庸之辈的对比,表达了对真正英才的向往和对平庸之辈的不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王世贞对明朝文化的自豪和对英才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