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银台大朴园
隐侯赋郊居,有圃非远而。
春至百卉芬,珍木郁参差。
畴为当心者,名朴了不奇。
直上三百尺,旁樛千万枝。
雨雪避弥漫,日月为蔽亏。
上覆柴桑庐,下荫中散池。
微风荡浮萍,莹作青琉璃。
时时手一编,骄旸我何知。
返照自西来,胡床与俱移。
柽柳不盈把,樵采来相欺。
豫章甫蔽牛,匠石已见窥。
人命故匪长,巧者复凿之。
请以庄生社,咏为大朴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隐侯:指隐居的侯爵。
- 圃:花园。
- 珍木:珍贵的树木。
- 郁参差:茂盛且高低错落。
- 畴为:谁是。
- 当心者:中心之物。
- 名朴:名称朴素。
- 直上:笔直向上。
- 旁樛:旁边弯曲的枝条。
- 蔽亏:遮蔽和缺失。
- 柴桑庐:柴桑的茅屋,指简朴的住所。
- 中散池:中散的池塘。
- 荡浮萍:摇动浮在水面的萍藻。
- 青琉璃:青色的玻璃状物,比喻水面。
- 骄旸:骄阳,烈日。
- 胡床:古代的一种坐具。
- 柽柳:一种树木。
- 樵采:砍柴的人。
- 豫章:古代地名,今江西南昌一带。
- 蔽牛:遮蔽牛只,形容树木高大。
- 匠石:石匠。
- 见窥:被注意到。
- 巧者:技艺高超的人。
- 凿之:雕刻它。
- 庄生社:庄子的学派。
- 大朴辞:关于大朴的诗文。
翻译
隐居的侯爵在郊外有一座花园,虽不远却充满春意,百卉芬芳,珍贵的树木茂盛且高低错落。谁是这花园的中心之物呢?那名为朴的树并不显眼。它笔直向上生长,高达三百尺,旁边弯曲的枝条无数。雨雪无法覆盖它的全貌,日月也被它遮蔽和缺失。它的枝叶覆盖着柴桑的茅屋,树荫下是中散的池塘。微风吹动水面上的萍藻,水面莹莹如青琉璃。我时常手持一本书,对骄阳毫不介意。夕阳从西边照来,我与胡床一同移动。柽柳虽小,却也遭到砍柴人的欺凌。豫章的树木高大到足以遮蔽牛只,石匠们已经开始注意它了。人的生命本就不长,技艺高超的人还要雕刻它。请让我用庄子学派的方式,咏唱这篇关于大朴的诗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侯爵的花园景象,通过对树木的生动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宁静。诗中“名朴了不奇”一句,既表达了对朴素之美的赞赏,也隐含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漠。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