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助甫中丞自夏州遣信问存侑以三月俸曰为米汁费报谢一章

上元之来夕,有鸿自征羌。 中丞三月俸,使者万里粮。 上言识区区,下言结不忘。 书穷递角见,朱提烂生光。 冰雪满衡荆,蔼然自春阳。 日来不饮酒,酒家无鹔鹴。 亦复不啖肉,屠门毋责偿。 蹲鸱足饱饥,悬鹑有余裳。 念欲返君嘉,友道非所当。 西寺充檀越,东邻佐贫丧。 南陌饭苾刍,北渚成徒杠。 以此无住施,为君彼岸梁。 窃聆叔则言,载佩原思章。 吾儒亦云云,毋使廉惠伤。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 征羌:古代地名,位于今甘肃省。
  • 中丞: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副丞相。
  • 朱提:古代地名,位于今四川省。
  • 衡荆:指荆州地区,位于今湖北省。
  • 蹲鸱:指蹲着的鸱鸮,比喻贫穷。
  • 悬鹑:指悬挂的鹑鸟,比喻贫穷。
  • 檀越:佛教用语,指施主。
  • 苾刍:佛教用语,指比丘,即和尚。
  • 徒杠:指无用的桥梁。
  • 无住:佛教用语,指不执着于任何事物。
  • 叔则:人名,可能是指某个儒家学者。
  • 原思章:人名,可能是指某个儒家学者。

翻译

在元宵节的前夜,有一只鸿雁从征羌之地飞来。中丞用三个月的俸禄,使者带着万里的粮食。信中提到认识我,表达了不忘的结交之情。书信传递中可以看到朱提的光芒。冰雪覆盖的荆州,却如春阳般温暖。近日来没有饮酒,酒家也没有鹔鹴。也不吃肉,屠夫不会要求偿还。蹲着的鸱鸮足以饱腹,悬挂的鹑鸟还有余衣。想到要回报你的好意,但作为朋友之道,这并非我所应做的。在西寺作为施主,东邻帮助贫丧。南陌供养和尚,北渚建起无用的桥梁。以此无住的施舍,为你搭建彼岸的桥梁。我私下听闻叔则的话,佩戴原思章。我们儒家也如此,不要让廉惠受到伤害。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助甫中丞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儒家道德的坚守。诗中通过鸿雁传书、中丞的慷慨、自己的清贫生活等细节,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儒家士人的廉洁自守。同时,诗中运用佛教用语和典故,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无住施舍理念的认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儒家道德的执着追求。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