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大宗伯姜公少司寇李公邀同大司寇陆公少司徒方公陟牛首山有述
金陵信佳地,兹山仍丽观。
标形自牛首,遥势应龙盘。
丛楸入昼暝,长松当夏寒。
云梯界危汉,梵宇绘层峦。
仰窥象纬逼,俯觉尘世宽。
江拖万里练,岩横千仞丹。
追昔始兴议,聊深冶城叹。
胡云表双阙,毋乃文偏安。
巨明一开辟,奕世乃胜残。
文祖时驻跸,神孙此回銮。
天子自有真,奸萌焉得干。
雍雍凤游圃,衎衎鸿渐盘。
朱衫杂缁素,白社容簪冠。
方藉禹功大,况值尧世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宗伯:古代官名,掌管宗庙祭祀等礼仪。
- 少司寇:古代官名,掌管刑狱。
- 大司寇:古代官名,掌管刑狱的最高长官。
- 少司徒:古代官名,掌管土地和户籍。
- 牛首山:位于南京市,因山形似牛头而得名。
- 标形:指山的形状特征。
- 龙盘:形容山势蜿蜒如龙。
- 丛楸:指密集的楸树。
- 云梯:指山间的石阶或栈道。
- 梵宇:指佛教寺庙。
- 象纬:指星象和天文。
- 江拖万里练:形容江水如长练般绵延。
- 岩横千仞丹:形容山岩高耸,颜色如丹。
- 始兴议:指开始讨论或提议。
- 冶城: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指南京。
- 胡云:指胡人的云,此处可能指外族的影响。
- 文偏安:指文化上的安逸或保守。
- 巨明:指伟大的光明,可能指皇帝或朝廷。
- 奕世:指连续几代。
- 文祖:指文化或文明的祖先。
- 驻跸:指皇帝停留。
- 神孙:指皇帝的孙子。
- 回銮:指皇帝返回京城。
- 天子:指皇帝。
- 奸萌:指奸邪的萌芽。
- 雍雍:和谐美好的样子。
- 凤游圃:指凤凰游玩的园地。
- 衎衎:快乐的样子。
- 鸿渐盘:指鸿雁飞翔的盘旋。
- 朱衫:红色的衣服,可能指官员。
- 缁素:黑色和白色,指僧侣和普通人。
- 白社:指隐居的地方。
- 簪冠:指官员的帽子和发簪。
- 禹功:指大禹的功绩。
- 尧世:指尧帝的时代,比喻太平盛世。
翻译
金陵确实是美丽的地方,这座山更是壮观的景象。山的形状像牛头,远看山势蜿蜒如龙。密集的楸树使得白天也显得昏暗,高大的松树在夏天带来凉意。山间的石阶如同云梯,通向高处的寺庙,寺庙在层峦叠嶂中显得格外壮观。抬头可见星象逼近,低头则感到尘世宽广。江水如长练般绵延万里,山岩高耸,颜色如丹。回想起最初的提议,不禁对冶城的景象感叹。外族的影响如同云雾,文化上的安逸或许有些偏颇。伟大的光明开辟了新时代,连续几代都享受着胜利的果实。文化的祖先曾在此停留,皇帝的孙子也在这里返回京城。天子是真正的统治者,奸邪的萌芽怎能触及他。和谐美好的凤凰园地,快乐的鸿雁飞翔。官员与僧侣、普通人混杂,隐居的地方也容得下官员的帽子和发簪。正因大禹的功绩,更在尧帝的太平盛世中显得重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牛首山的壮丽景色,通过对比山的高远与尘世的宽广,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龙盘”、“云梯”、“江拖万里练”等,生动地勾勒出了山水的壮阔。同时,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文化传承的深切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