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起作怀贤行念予与彭孔嘉病中有日日礼医王语戏作俚句为答

今者岁闰愁黄杨,又闻处士星无光。 彭翁病消走病痏,张君日日延医王。 医王耳夺世人口,世人欲杀君独否。 朅来揽镜忽大笑,髡黔剕劓无不有。 朝供一菜粥一瓯,束书万卷从蠹谋。 鲍家累句时触吻,肯共花鸟争春愁。 世人视我赘疣耳,于中近得希夷理。 八百年后君自知,断不相从老彭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闰:指闰年。
  • 黄杨:一种植物,传说黄杨木难长,遇闰年反而缩短,比喻境遇不佳。
  • 处士星:指隐士的星宿,比喻隐士。
  • 病消:指病愈。
  • 病痏:指病态。
  • 医王:指医术高明的人。
  • 髡黔剕劓:古代四种刑罚,髡(kūn)指剃发,黔(qián)指黥面,剕(fèi)指割鼻,劓(yì)指割耳。
  • 蠹谋:指蛀虫的计谋,比喻读书。
  • 赘疣:比喻多余无用之物。
  • 希夷:指道家追求的无为而治的境界。

翻译

如今是闰年,我愁苦于黄杨木的命运,又听说隐士的星宿失去了光芒。彭翁的病已经痊愈,却还带着病态,而张君每天都请医术高明的人来治疗。医王的名声超过了世人,但世人却想要杀掉他,唯独你不这样。你来照镜子时突然大笑,仿佛经历了各种刑罚。早晨只吃一盘菜,一碗粥,却读书万卷,任由书中的蛀虫谋划。鲍家的诗句时常触动我的唇齿,但我不想与花鸟争春愁。世人视我为多余无用之物,我却从中领悟到了无为而治的道理。八百年后,你自己会明白,我绝不会跟随老彭死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世人对医王的态度与诗人自己的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屑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髡黔剕劓无不有”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自我嘲讽。最后,诗人以“希夷理”自比,表明自己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与世人的价值观截然不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坚定追求。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