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

宋弘初宦汉,仕莽为并牧。 承鼎建武中,虽壮齿亦足。 抗言辞帝婚,俛首甘新禄。 李密既陈情,无何徇除目。 赋诗怨积薪,曾是念初服。 翘首坐上尊,晋耶当为蜀。 苟窃义孝名,千秋宁无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宋弘:人名,东汉初年的官员。
  • 宦汉:在汉朝做官。
  • 仕莽:在王莽的新朝做官。
  • 并牧:并州的牧守,即并州的地方长官。
  • 承鼎:继承重任。
  • 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
  • 抗言:直言不讳。
  • 辞帝婚:拒绝皇帝的婚事。
  • 俛首:低头,表示顺从。
  • 甘新禄:甘愿接受新的官职和俸禄。
  • 李密:人名,三国时期蜀汉的官员。
  • 陈情:陈述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 徇除目:为了除去某人而采取行动。
  • 赋诗:写诗。
  • 怨积薪:怨恨积累如薪,比喻怨恨深重。
  • 念初服:怀念最初的衣服,比喻怀念初心。
  • 翘首:抬头远望。
  • 坐上尊:坐在尊贵的位置上。
  • 晋耶:晋朝吗?
  • 当为蜀:应该是蜀汉。
  • 苟窃:如果窃取。
  • 义孝名:义气和孝顺的名声。
  • 千秋:千年,比喻时间长久。
  • 宁无恧: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翻译

宋弘最初在汉朝做官,后来又在王莽的新朝担任并州的地方长官。在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尽管他年纪已大,但仍能承担重任。他直言不讳地拒绝了皇帝的婚事,低头甘愿接受新的官职和俸禄。李密陈述了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后,不久就为了除去某人而采取行动。他写诗表达了对积累如薪的怨恨,同时也怀念着自己的初心。抬头望向坐在尊贵位置上的人,是晋朝的人吗?应该是蜀汉的人。如果窃取了义气和孝顺的名声,千年之后难道不会感到羞愧吗?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宋弘和李密两位历史人物的对比描写,展现了他们各自在不同朝代中的选择与坚持。宋弘在汉朝和新朝之间转换,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原则和忠诚;而李密则在表达个人情感后,采取了行动,但也流露出了对初心的怀念。诗中通过“抗言辞帝婚”、“赋诗怨积薪”等词句,深刻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道德选择,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义气、孝顺等价值观的思考。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