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黄冈

台峙逍遥隔一溪,世人相望自相迷。 峰头湿翠开仍合,云外红尘簇更低。 已辨渔舟擎独桨,更宜村酒挈双提。 掉歌乘兴杳然去,又逐轻鸥下紫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台峙(zhì):高台耸立。
  • 逍遥: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湿翠:湿润的绿色,指山上的植被。
  • 红尘:尘世,繁华世界。
  • (qiè):携带。
  • 掉歌:即摇橹唱歌,指划船时唱歌。
  • 杳然:深远的样子。
  • :跟随。
  • 紫泥:紫色的泥土,这里指水面上的泥沙。

翻译

高台耸立,与逍遥之地隔着一条溪流,世人望着它自然感到迷茫。山峰上的湿润绿色时开时合,云外的繁华世界看起来更加低矮。已经准备好渔舟,只用一支桨,更适宜携带两提村酒。划船唱歌,随兴而去,又随着轻盈的海鸥飞向紫色的泥沙之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山间逍遥图景。诗中,“台峙逍遥隔一溪”一句,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阔,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超然境界。后文通过对“湿翠”、“红尘”的对比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与尘世的区分,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结尾的“掉歌乘兴杳然去,又逐轻鸥下紫泥”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随性而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情怀。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