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君绎思堂避暑

拂拂东风暑气收,翠云芳霭沃丹丘。 空阶自足清泠世,短榻能轻万户侯。 歌入沧浪千盏废,数来黄绮几人留。 神仙福地应如此,肯向鲸波羡十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绎思堂:指思考、探讨学问的地方。
  • :滋润,这里指云雾缭绕的样子。
  • 丹丘:神话中的仙山,这里指美丽的山丘。
  • 空阶:空旷的台阶。
  • 清泠:清凉。
  • 短榻:简短的床榻,这里指简朴的生活。
  • 万户侯:古代高官的封号,这里指权贵。
  • 沧浪:指江湖,这里代表自由自在的生活。
  • 黄绮:黄色的丝绸,这里指华丽的服饰。
  • 鲸波:大海的波涛,这里指广阔的世界。
  • 十洲: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遥远的理想之地。

翻译

东风轻拂,暑气渐渐消散,翠绿的云彩和芳香的雾气滋润着美丽的山丘。空旷的台阶自成清凉的世界,简短的床榻上,我轻视权贵的生活。歌声飘入江湖,千杯酒也停歇,数着黄色的丝绸,几人能留在此地。神仙般的福地应该就是这样,我何必向往大海波涛中的十洲仙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绎思堂避暑时的所感所想。诗中,“东风暑气收”一句即点明了时节与环境的变化,东风带来清凉,暑气随之消散。后文通过“翠云芳霭沃丹丘”等句,进一步以自然景色的美好来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人在“空阶自足清泠世”中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而“短榻能轻万户侯”则显示了对权势的淡漠。结尾的“神仙福地应如此,肯向鲸波羡十洲”更是强调了诗人对现世安宁的珍视,不愿追求虚无缥缈的仙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