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五舍弟安溪寄回贺寿韵

坐入玄萝不计年,互厓长为锁霏烟。 三峰已刻游山记,九曲还看架壑船。 老去独耕科斗篆,悟来方注蕊珠篇。 欲知康健无穷兴,只在闲吟挂杖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萝:指深山中的藤萝,这里比喻隐居深山。
  • 互厓:山崖交错。
  • 锁霏烟:形容山中的云雾缭绕,如同被锁住一般。
  • 三峰:指三座山峰。
  • 科斗篆:古代的一种篆书字体,形状像蝌蚪,这里指用这种字体书写。
  • 蕊珠篇:道家经典,这里指深奥的道家著作。
  • 挂杖:指拄着拐杖,这里形容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翻译

我隐居深山已不知多少年,山崖交错,云雾缭绕如同被锁住一般。 我已刻下了游山的三峰记,还观看了九曲的架壑船。 年老时独自耕种,用科斗篆书写,领悟后便注释了深奥的蕊珠篇。 想要知道我康健无穷的兴致,只需看看我闲吟时拄着的拐杖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隐居深山的宁静生活和对于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玄萝”、“互厓”、“锁霏烟”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山中的幽静与神秘。通过“三峰已刻游山记,九曲还看架壑船”,诗人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记录。而“老去独耕科斗篆,悟来方注蕊珠篇”则展现了诗人晚年依然勤奋学习,深入研究道家经典的情景。最后,“欲知康健无穷兴,只在闲吟挂杖边”传达了诗人康健的心态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知识的追求。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