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卢楠

北风摧松柏,下与飞藿会。 词人厄阳九,卢生亦长逝。 桐棺不敛胫,寄殡空山寺。 蝼蚁与乌鸢,耽耽出其计。 酒家惜馀负,里社忻安食。 孤女空抱影,寡妾将收泪。 著书盈万言,一往恐失坠。 唯昔黎阳狱,弱羽困毛鸷。 幸脱雉经辰,未满鬼薪岁。 途穷百态攻,变触新语至。 词场四五侠,往往走馀锐。 大赋少见赏,小文仅易醉。 醉后骂坐归,还为室人詈。 我昔报生札,高材虚见忌。 自取造化馀,何关世途事。 呜呼卢生晚,竟无戢身地。 哭罢重吞声,皇天有新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藿:飘落的豆叶。
  • 阳九:古代术数家的学说,指不吉利的年份。
  • 桐棺:桐木做的棺材,指简陋的棺材。
  • 不敛胫:指棺材没有完全封闭,露出脚部。
  • 寄殡:暂时停放棺材,等待正式安葬。
  • 蝼蚁:蚂蚁。
  • 乌鸢:乌鸦和老鹰。
  • 馀负:剩余的债务。
  • 里社:乡里。
  • 寡妾:寡妇。
  • 盈万言:满万字。
  • 黎阳狱:黎阳的监狱。
  • 弱羽:比喻力量薄弱的人。
  • 毛鸷:猛禽。
  • 雉经辰:古代一种刑罚,用绳子勒死。
  • 鬼薪岁:古代刑罚,三年劳役。
  • 词场:文坛。
  • 骂坐:醉酒后的失态。
  • 室人詈:妻子责骂。
  • 造化馀:命运的剩余。
  • 戢身地:安身之所。

翻译

北风摧毁了松柏,飘落的豆叶与之相遇。 文人遭遇不吉利的年份,卢生也长逝了。 简陋的棺材没有完全封闭,暂时停放在空山的寺庙里。 蚂蚁和乌鸦、老鹰,都贪婪地觊觎着。 酒家担心剩余的债务,乡里却欣喜于安逸的生活。 孤女空自抱着影子,寡妇即将收起泪水。 著书满万字,一去恐怕就会失传。 曾在黎阳的监狱中,弱小的人被困于猛禽之中。 侥幸逃脱了被勒死的命运,却未满三年的劳役。 在困境中遭受百态攻击,新的言语触动心弦。 文坛上有四五个侠士,常常留下锐气。 大赋很少被赏识,小文只能换来醉意。 醉后失态归家,还被妻子责骂。 我曾回复卢生的信,高材生却被人嫉妒。 自取命运的剩余,与世途无关。 唉,卢生晚年,竟无安身之所。 哭过之后再次吞声,皇天有新的意图。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卢生不幸命运的深切哀悼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诗中通过北风摧松柏、飞藿等自然景象,以及桐棺、蝼蚁、乌鸢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悲惨的氛围。同时,通过对卢生生前遭遇的描述,如厄阳九、黎阳狱等,展现了其坎坷的一生。最后,诗人对卢生的才华和遭遇表示惋惜,并对其晚年的无依无靠表示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悼亡诗。

注释

  • 北风摧松柏:形容冬日寒风吹过,使松柏显得更加坚韧。
  • 飞藿:落叶植物,此指秋日凋零的叶子。
  • 厄阳九:古代以九为阳数,这里指卢楠遭遇不幸,如同九死一生。
  • 桐棺不敛胫:桐木做的简陋棺材,无法完全覆盖死者双腿。
  • 耽耽:形容贪婪或凶狠的样子。
  • 黎阳狱:黎阳,地名,这里可能指卢楠曾遭囚禁之地。
  • 弱羽困毛鸷:弱小的翅膀对抗凶猛的鸟,比喻卢楠处境艰难。
  • 鬼薪岁:指服刑之年,古人认为鬼神之责。
  • 途穷百态攻:困境中各种丑态毕露。
  • 室人:妻子。

翻译

凛冽的北风吹折了松柏,它们与飘落的秋叶共度时艰。 诗人卢楠遭遇人生困厄,他的生命也如秋天的落叶般消逝。 他的遗体只能用简陋的桐木棺材停放,寄放在空山寺庙里。 昆虫和乌鸦贪婪地盘算着他的遗物。 酒馆老板惋惜他未能偿还债务,乡邻们则庆幸他不再需要食物。 孤儿孤独地抱着父亲的影子,寡妇含泪准备哀悼。 卢楠留下万卷著作,但担心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会失去传承。 他曾被困黎阳监狱,像弱小的鸟对抗猛禽,艰难求生。 幸运的是,他在狱中度过了一段时间,还未到服刑期满。 然而困境中的他,面对种种攻击,不得不创新言辞。 诗坛上的侠客们,纷纷为他留下的才情所触动。 大篇幅的作品鲜有人欣赏,而他的小文章却容易让人陶醉。 喝醉后他怒骂众人,回家后还得承受妻子的责备。 我曾写信表达对他的敬佩,才华出众却遭受嫉妒。 他的才华本是上天赋予,与世俗的纷争无关。 唉,卢楠的晚年如此凄凉,竟无容身之处。 哭完后再次无声饮泣,似乎上天有新的安排。

赏析

这首诗是对卢楠的深切悼念,通过描绘他的生平遭遇和死后境况,表达了诗人对卢楠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同情。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如北风摧松柏、弱羽困毛鸷等,寓言卢楠的人生困境。同时,诗人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卢楠才华的冷遇和家庭生活的悲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故人的怀念,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