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洞
招隐岂必深,幽绝在康庄。
天开一层轩,群秀纳青苍。
其阳类江瑶,云足钟离房。
右凹若旋螺,中栖太乙粮。
游履迥失疲,归悰澹将忘。
零雨滃四垂,飞润沾衣裳。
山僧供茗罢,欲出仍彷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招隐:招人归隐。
- 幽绝:幽静至极。
- 康庄:宽阔平坦的大路。
- 天开:天然形成的开阔空间。
- 轩:高大的建筑。
- 群秀:众多美丽的景色。
- 青苍:青翠的树木。
- 阳:山南水北为阳。
- 江瑶:一种贝类,这里比喻山石的形状。
- 云足:云的底部。
- 钟离房:钟离是古代地名,这里指山石的形状像钟离的房屋。
- 右凹:右侧的凹陷处。
- 旋螺:螺旋状。
- 太乙粮:传说中神仙的食物,这里指山洞中的石头。
- 游履:行走的脚步。
- 迥失疲:远行后不再感到疲倦。
- 归悰:归途中的心情。
- 澹将忘:平静得快要忘记。
- 零雨:细雨。
- 滃四垂:弥漫四周。
- 飞润:飞溅的水珠。
- 山僧:山中的僧人。
- 茗:茶。
- 彷徨:徘徊不定。
翻译
招人归隐何必去深山,幽静至极的地方就在这宽阔的大路旁。天然形成的高大建筑,让众多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青翠的树木环绕四周。山的南面像江瑶贝壳,云的底部仿佛钟离的房屋。右侧的凹陷处如同螺旋,中间栖息着传说中神仙的食物。远行后不再感到疲倦,归途中的心情平静得快要忘记。细雨弥漫四周,飞溅的水珠沾湿了衣裳。山中的僧人供完茶后,我欲离开却仍徘徊不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景图,通过对比深山与康庄的幽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留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江瑶”、“钟离房”等,生动地展现了山石的奇特形状。后半部分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的山景和归途中的心情,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