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女卷衣曲
萯阳宫中漏未央,荧荧初月丽初妆。此时秦女唤梳沐,此际泪湿罗衣裳。
邯郸倡姬秦国母,秦王相国邯郸贾。邯郸大贾秦仲父,仲父舍人秦假父。
可怜君王才十五。秦女贱,赵女骄,寄生茑萝出松标。
耐向民间击土缶,难同贵邸伴吹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萯阳宫:秦国宫殿名。
- 漏未央:指时间未到尽头,这里指夜晚尚未结束。
- 荧荧:形容月光微弱而明亮。
- 初月:新月,月初的月亮。
- 丽:美丽。
- 初妆:刚化好的妆。
- 梳沐:梳洗打扮。
- 罗衣裳:质地轻软的衣裳。
- 邯郸倡姬:邯郸的歌女。
- 秦国母:秦国的太后。
- 相国: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 邯郸贾:邯郸的商人。
- 仲父:对父亲的兄弟的尊称,这里指吕不韦,他曾被秦始皇尊称为“仲父”。
- 假父:义父,非亲生父亲。
- 茑萝:一种攀缘植物。
- 松标:松树的顶端。
- 土缶:土制的乐器。
- 贵邸:贵族的府邸。
- 吹箫:指在贵族府邸中演奏乐器。
翻译
在萯阳宫中,夜晚尚未结束,微弱的月光照亮了刚化好的妆容。这时秦国的女子正在梳洗打扮,此时她的泪水湿透了轻软的衣裳。
邯郸的歌女成为了秦国的太后,秦国的相国是邯郸的商人。邯郸的大商人被秦国的仲父尊称为假父。可怜的君王才十五岁。
秦国的女子地位卑微,赵国的女子则骄傲,就像寄生在松树顶端的茑萝。她宁愿在民间敲打土制的乐器,也难以与贵族府邸中吹箫的乐师相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秦国宫廷中的一幕,通过对比秦女与赵女的地位,以及秦女在宫廷与民间的不同境遇,表达了作者对秦女命运的同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如“萯阳宫”与“民间”,“荧荧初月”与“泪湿罗衣裳”,“茑萝出松标”与“击土缶”等,生动地展现了秦女的悲惨境遇和无奈心情。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秦国宫廷权力斗争和贵族生活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