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讴行

莫以敖辟讥,听我奏齐讴。 右顾枕岱宗,左负沧海流。 维昔师尚父,建册表营丘。 四履征不庭,一钺奠成周。 烈哉桓公筴,首政举其雠。 九合匪兵车,衣食东诸侯。 妖吕荡氛波,炎烬几不收。 哀王倡大义,绛灌始协谋。 九有提一隅,三勋古无俦。 乱民矜炙輠,养客悲蒯缑。 小惠薄陈常,非和诮梁丘。 愤誂杀士桃,刺促媚姬裘。 鄙矣牛山宴,泣涕言爽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敖辟:指傲慢偏激的言辞。
  • 齐讴:指齐地的歌曲。
  • 岱宗:泰山。
  • 沧海:大海。
  • 师尚父:指姜子牙,周朝开国功臣。
  • 建册表营丘:指在营丘建立功业,册封为诸侯。
  • 四履:四方之履,指四方之地。
  • 征不庭:征伐不归顺的地方。
  • 一钺:一把斧头,象征权力。
  • 奠成周:奠定周朝的基业。
  • 桓公筴:指齐桓公的策略。
  • 九合:多次会盟。
  • 匪兵车:不是依靠武力。
  • 衣食东诸侯:指齐国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东方诸侯。
  • 妖吕:指吕不韦,秦国权臣。
  • 炎烬:指战乱后的残破景象。
  • 哀王:指汉哀帝。
  • 绛灌:指绛侯周勃和灌婴,汉初功臣。
  • 协谋:共同谋划。
  • 九有:指九州。
  • 提一隅:指从一角出发。
  • 三勋:指三种功勋。
  • 古无俦:古代无人能比。
  • 乱民:指不安分的民众。
  • 矜炙輠:指自夸其能。
  • 养客:指收养门客。
  • 悲蒯缑:指悲伤的蒯缑,蒯缑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 小惠:小恩小惠。
  • 薄陈常:指轻视常规。
  • 非和诮梁丘:指不和谐的嘲笑梁丘。
  • 愤誂:激怒。
  • 杀士桃:指杀害士人。
  • 刺促:急促。
  • 媚姬裘:指讨好姬妾。
  • 鄙矣:鄙视。
  • 牛山宴:指在牛山举行的宴会。
  • 泣涕:哭泣。
  • 言爽鸠:指说话像爽鸠一样。

翻译

不要因为傲慢偏激的言辞而讥笑我,请听我唱一首齐地的歌曲。 向右看,泰山巍峨耸立,向左望,大海波涛汹涌。 回想当年,姜子牙在营丘建立功业,被封为诸侯。 他征伐四方不归顺之地,用一把斧头奠定了周朝的基业。 齐桓公的策略真是英明,他首先重用了他的仇敌。 多次会盟不是依靠武力,而是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了东方诸侯。 吕不韦的权势如同妖风,战乱后的残破景象难以收拾。 汉哀帝倡导大义,绛侯周勃和灌婴开始共同谋划。 从一角出发,九州统一,这三种功勋古代无人能比。 不安分的民众自夸其能,收养门客却悲伤于蒯缑的乐声。 轻视常规的小恩小惠,不和谐的嘲笑梁丘。 激怒之下杀害士人,急促地讨好姬妾。 鄙视在牛山举行的宴会,哭泣着说话像爽鸠一样。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齐地历史和文化的回顾,展现了齐国的辉煌与衰落。诗中,“岱宗”、“沧海”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象征着齐国的地理优势和历史底蕴。通过对姜子牙、齐桓公等历史人物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齐国昔日辉煌的怀念。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如“妖吕荡氛波”、“乱民矜炙輠”等句,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和人心不古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齐国历史的缅怀,也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