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黄雀行
黄雀摩天飞,乃遭鸷鸟搏。
不遇訇农君,微物焉见录。
东家张罗网,黏竿黏黄雀。
西家得黄雀,置之巾箱中。
哺食养毛羽,纵之归大空。
何以报弘农,四世作三公。
何以结信缘,约指一双环。
道逢白额虎,帖尾复低头。
流矢在足心,刺刺如有求。
不忍为拔矢,踊跃登山㘭。
矫为风伯鞭,㸌为电光流。
返顾决一咀,皮骨倏无存。
命亦不在大,报亦不在恩。
念此野田雀,气结不能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摩天:高飞冲天。
- 鸷鸟:猛禽,如鹰、隼等。
- 訇农君:神话中的农神,此处指救命恩人。
- 巾箱:古代用来放置头巾的小箱子。
- 哺食:喂养。
- 大空:广阔的天空。
- 弘农:古代地名,今河南省灵宝市一带,此处指救命恩人。
- 约指:约定。
- 白额虎:额头有白斑的老虎。
- 帖尾:尾巴紧贴身体,表示顺从。
- 流矢:飞来的箭。
- 刺刺:形容箭头刺入的样子。
- 风伯:风神。
- 㸌:闪烁。
- 倏:迅速。
翻译
黄雀高飞冲天,却遭到猛禽的捕食。 若非遇到訇农君这样的恩人,微小的生命怎能被记录。 东家张开罗网,用黏竿捕捉黄雀。 西家得到黄雀,将它放在巾箱中。 喂养它,养育它的羽毛,最终放它回归广阔的天空。 如何报答弘农的恩情,四代人担任三公之职。 如何结下信任的缘分,约定一对戒指。 路上遇到额头有白斑的老虎,它低头顺从。 飞来的箭射中足心,箭头深深刺入。 不忍心拔出箭,跳跃着登山。 风神用鞭子抽打,电光闪烁。 回头一看,一口咬下,皮骨瞬间消失。 生命不在于大小,报答也不在于恩情。 想到这些野田中的黄雀,心中郁结,无言以对。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黄雀的遭遇,深刻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以及恩情与报答的复杂关系。诗中黄雀虽小,却有着冲天之志,然而命运多舛,遭遇猛禽与罗网。幸得恩人相助,得以重生。诗人以此寓意人生,无论遭遇何种困境,总有转机与希望。同时,诗人也探讨了恩情与报答的深意,指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大小,报答也不应局限于恩情,而应有更广阔的胸怀与理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恩情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