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九华山

晚发大通口,轻风袭高帆。 亭亭东南际,云是九华山。 我爱谪仙人,标格凌世凡。 美名朝一改,千古出人间。 数峰耸天极,缥缈如云盘。 何时一跻眺,去采青琅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晚发:傍晚出发。
  • 大通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 谪仙人:指李白,因其诗才被比作仙人,又曾被贬谪,故称。
  • 标格:风范,风格。
  • 凌世凡:超越尘世。
  • 美名朝一改:美名一旦改变。
  • 天极:天空的极限,指极高处。
  •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云盘:云朵聚集的样子。
  • 跻眺:登高远望。
  • 青琅玕:青色的美玉,这里比喻山中的美景或珍宝。

翻译

傍晚从大通口出发,轻风拂动着高扬的帆。 向东南望去,亭亭玉立,那便是九华山。 我敬爱那位被贬谪的仙人——李白,他的风范超越了尘世。 他的美名一旦改变,便千古流传于人间。 几座山峰耸入天际,缥缈如同云朵聚集。 不知何时能登高远望,去采摘那青色的美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傍晚从大通口出发时,远望九华山的情景。诗人通过对九华山的赞美,表达了对李白风范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数峰耸天极,缥缈如云盘”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九华山的高耸入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结尾的“何时一跻眺,去采青琅玕”则抒发了诗人对登高远望、探寻自然之美的渴望,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怀。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