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人:隐士。
- 鉴湖:此处指西湖,因其景色如镜,故有此称。
- 菰蒲:菰和蒲都是水生植物,这里泛指水边的植物。
- 雷门:古代杭州的一个城门,这里代指杭州。
- 蜃市楼台:指海市蜃楼,形容景象虚幻。
- 湘水度:指湘江,这里用以比喻泛舟的情景。
- 辋川图:唐代王维的画作,这里指诗人作诗的情景。
- 沧洲:指隐居之地。
- 同心:志同道合的人。
翻译
上天赐予隐士西湖,来到这里,生活充满了水边的植物。 怀念雷门的风光,回忆过去与现在,眺望海市蜃楼般的楼台,不知其真假。 与朋友对饮,如同在湘江上泛舟,作诗的情景仿佛是王维的辋川图。 百年来,我所追求的道在隐居之地,千里之外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的兴致不孤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弘诲与友人樊以斋在西湖泛舟的情景。诗中,“幽人”与“鉴湖”相映成趣,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对“雷门风景”和“蜃市楼台”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古今变迁的感慨和对虚幻景象的遐想。最后,诗人以“湘水度”和“辋川图”为喻,表达了自己与友人共享诗酒之乐的愉悦心情,并强调了“吾道沧洲在”的隐逸理想和“同心兴不孤”的友情慰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
王弘诲的其他作品
- 《 寄题陈玉垒太史清华楼居集句四首 》 —— [ 明 ] 王弘诲
- 《 止止庵拜白真人像 》 —— [ 明 ] 王弘诲
- 《 游南安东山寺登眺绝顶 》 —— [ 明 ] 王弘诲
- 《 送顾中秘仲方请告南还 》 —— [ 明 ] 王弘诲
- 《 读书秋夜简陈仁甫太史 》 —— [ 明 ] 王弘诲
- 《 嬴惠庵十景诗为邓元宇将军赋莲峰映水 》 —— [ 明 ] 王弘诲
- 《 王昭君辞 》 —— [ 明 ] 王弘诲
- 《 歌风台 》 —— [ 明 ] 王弘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