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鲍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应为杨太宰的别业所在地。
- 太宰:古代官名,相当于宰相,这里指杨太宰。
- 别业:指官员在任职地之外的私人庄园或别墅。
- 荐实:指献上果实。
- 瑶水宴:指仙境中的宴会,瑶水即瑶池,传说中西王母的居所。
- 迷花:指沉醉于花的美景中。
- 武陵源:即桃花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指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之地。
- 成蹊:指桃树下的小径,比喻事物因真实自然而不言自明。
- 天边:比喻遥远的地方。
- 雨露:比喻恩泽。
- 祇今:如今。
- 培植:指栽培植物,这里比喻培养人才。
- 公门:指官府,这里指杨太宰的门下。
翻译
在鲍山的深处藏有一个桃花盛开的园子,那是杨太宰当年的私人庄园。这里献上的果实如同仙境中的瑶池宴会,沉醉于花的美景中,又何必去寻找那遥远的武陵桃花源呢?隔着千年的洞口,桃花似乎在含笑,几棵桃树下的小径,不言而喻地展示了它们的美丽。听说遥远的天边常有恩泽降临,如今在杨太宰的门下,已经培养了许多人才。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杨太宰的桃花岭,将其比作仙境般的瑶池和传说中的桃花源,表达了对其美景的向往和对其人才辈出的赞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深厚情感。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
王弘诲的其他作品
- 《 嬴惠庵十景诗为邓元宇将军赋莲峰映水 》 —— [ 明 ] 王弘诲
- 《 送许云程大行奉使还琼为宫保海公营墓 》 —— [ 明 ] 王弘诲
- 《 登岱 》 —— [ 明 ] 王弘诲
- 《 寿许鉴垣七十 》 —— [ 明 ] 王弘诲
- 《 北上再发琼南阻寇其二 》 —— [ 明 ] 王弘诲
- 《 立春日赐宴和王见斋年丈韵 》 —— [ 明 ] 王弘诲
- 《 憨山上人渡海邀余说法 》 —— [ 明 ] 王弘诲
- 《 读海忠介公平黎草因为转上当道 》 —— [ 明 ] 王弘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