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晚泊江上寺

久劳风水上,禅客喜相依。 挂衲虽无分,修心未觉非。 日沈山虎出,钟动寺禽归。 月上潮平后,谈空渐入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nà):僧衣。
  • 谈空:谈论佛法,特指讨论佛教的空理。

翻译

长久以来在风水中劳作,禅修者喜欢与这宁静相伴。 虽然无缘穿上僧衣,但修心之路从未感到迷茫。 太阳西沉,山中的老虎开始出没;钟声响起,寺院里的禽鸟归巢。 月亮升起,潮水平静之后,谈论佛法的空理逐渐深入微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舟行晚泊江上寺时的所感所悟。诗中,“久劳风水上”反映了诗人长期的漂泊生活,而“禅客喜相依”则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喜爱。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日沈山虎出”和“钟动寺禽归”,巧妙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结尾的“谈空渐入微”则深化了诗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深奥道理的探索和领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真理的追求。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