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

万派争流雨过时,晚来春静更逶迤。 轻鸥散绕夫差国,远树微分夏禹祠。 青岸渐平濡柳带,旧溪应暖负莼丝。 风鬟倚楫谁家子,愁看鸳鸯望所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派争流:形容水流众多,竞相奔流。
  • 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曲延续的样子。
  • 轻鸥:轻盈的海鸥。
  • 夫差国:指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这里泛指江南水乡。
  • 夏禹祠:夏禹的祠庙,夏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 濡柳带:沾湿的柳条。
  • 负莼丝:莼菜的茎丝,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
  • 风鬟:形容女子头发被风吹乱的样子。
  • :船桨。

翻译

春雨过后,万条水流竞相奔涌,傍晚时分,春意宁静,水流更加曲折绵延。轻盈的海鸥在夫差国的周围盘旋,远处的树木隐约分隔了夏禹的祠庙。青青的岸边,柳条渐渐被水沾湿,旧时的溪流应该还是温暖的,承载着莼菜的茎丝。风中,一个女子倚着船桨,她的头发被风吹乱,她是谁家的女儿呢?她忧郁地望着鸳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雨后的水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中“万派争流”与“晚来春静”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雨后水乡的活力与宁静。轻鸥、远树、濡柳带等意象,细腻地勾勒出了江南水乡的特色。结尾处的“风鬟倚楫”的女子形象,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愁,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李建勋

李建勋,字致尧,广陵人。(全唐诗作陇西人。此从唐才子传)约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卒于周太祖广顺二年,年约八十一岁。少好学能属文,尢工诗。南唐主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策,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941)放还私第。嗣主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年已八十。时宋齐丘隐居洪州西山,建勋常往造谒致敬。后归高安别墅,一夕,无病而终。建勋著有钟山集二十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