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犍为经龙阁道

· 岑参
侧径转青壁,危梁透沧波。 汗流出鸟道,胆碎窥龙涡。 骤雨暗溪口,归云网松萝。 屡闻羌儿笛,厌听巴童歌。 江路险复永,梦魂愁更多。 圣朝幸典郡,不敢嫌岷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侧径:旁边的小路。
  • 危梁:高而险的桥梁。
  • :穿过。
  • 沧波:碧绿的水波。
  • 汗流:形容行走艰难,汗如雨下。
  • 鸟道:险峻的山路,只有鸟能飞过。
  • 胆碎:形容非常害怕。
  • 龙涡:深水旋涡,比喻险恶的地方。
  • 骤雨:突然而来的大雨。
  • 溪口:溪流的出口。
  • 归云:归来的云。
  • :覆盖。
  • 松萝:一种植物,常附生在松树上。
  • 羌儿笛:羌族的笛子,这里指羌族的音乐。
  • 厌听:听得厌烦。
  • 巴童歌:巴地的儿童歌曲。
  • 江路:江边的路。
  • 险复永:既危险又漫长。
  • 梦魂:梦中的灵魂,比喻心神不定。
  • 愁更多:忧愁更加深重。
  • 圣朝:对当时朝廷的尊称。
  • 幸典郡:有幸被任命为郡守。
  • 岷峨:岷山和峨眉山,这里泛指蜀地。

翻译

小路蜿蜒在青翠的峭壁旁,高桥横跨碧波之上。 艰难地行走在只有鸟能飞过的山路上,汗水如雨下,俯瞰深水旋涡,胆战心惊。 突如其来的大雨使溪口变得昏暗,归来的云朵覆盖着松萝。 多次听到羌族的笛声,却对巴地的儿童歌曲感到厌烦。 江边的路既危险又漫长,梦中的忧愁更加深重。 幸得朝廷任命为郡守,不敢嫌弃蜀地的岷山和峨眉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岑参赴任途中的艰险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中通过“侧径转青壁”、“危梁透沧波”等意象,生动地表现了旅途的险峻与壮美。同时,“汗流出鸟道”、“胆碎窥龙涡”等句,深刻反映了诗人的艰辛与恐惧。后半部分则通过“羌儿笛”、“巴童歌”等地方特色,以及“江路险复永”、“梦魂愁更多”等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异乡文化的疏离感和对漫长旅途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岑参诗歌的雄浑与深沉。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