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今重赋此诗兼寄题黄先生旧馆

后学方成市,吾师又上宾。 洞天应不夜,源树秪如春。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 无因握石髓,及与养生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后学:后来的学者或学生。
  • 方成市:刚刚开始聚集成市,比喻学术或技艺的初学者。
  • 吾师:我的老师。
  • 上宾:尊贵的客人,这里指老师已经去世,成为天上的贵宾。
  • 洞天: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 应不夜:应该没有夜晚,形容洞天中永远明亮。
  • 源树:指桃源中的树,比喻生命之源。
  • 秪如春:只像春天,形容永远年轻、生机勃勃。
  • 棋客:下棋的人,这里指仙人。
  • 留童子:留下童子,指仙人身边的童子。
  • 山精:山中的精灵。
  • 避直神:避开正直的神灵,指山精不敢接近正直的神灵。
  • 无因:没有机会。
  • 握石髓:握住石髓,石髓是传说中的一种仙药,能使人长生不老。
  • 养生人:指追求长生不老的人。

翻译

后来的学者们刚刚开始聚集成市,我的老师却已经成为了天上的贵宾。 洞天里应该没有夜晚,桃源中的树永远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 下棋的仙人留下了童子,山中的精灵避开正直的神灵。 我没有机会握住那传说中的石髓,无法与追求长生的人分享。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已故老师的怀念和对仙境般生活的向往。诗中“洞天应不夜,源树秪如春”描绘了一个永恒而美好的仙境,与老师的去世形成对比,突出了对老师的敬仰和对仙境的渴望。末句“无因握石髓,及与养生人”则流露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师无法再传授知识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李德裕

李德裕

唐赵郡人,字文饶。李栖筠孙、李吉甫子。幼有壮志,苦心力学,不喜科试。既冠,卓荦有大节。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充学士,禁中书诏,大手笔多诏德裕草之。寻转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敬宗时出为浙西观察使。文宗即位,加检校礼部尚书,召为兵部侍郎。武宗时由淮南节度使入相,弭藩镇之祸,决策制胜,威权独重。德裕为李党首领,牛僧孺、李宗闵为首之牛党深衔之,宣宗立,为牛党所构,贬崖州司户卒。追赠尚书左仆射、太子少保、卫国公。好著书为文,虽位极台辅,读书不辍。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 ► 1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