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夜

· 杜牧
蛩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 露华惊弊褐,灯影挂尘冠。 故国初离梦,前溪更下滩。 纷纷毫发事,多少宦游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蛩唱:蟋蟀的叫声。蛩(qióng)。
  • 露华:露水。
  • 弊褐:破旧的粗布衣服。
  • 尘冠:积满灰尘的帽子。
  • 故国:故乡。
  • 前溪:前面的溪流。
  • 宦游:外出做官或求官。

翻译

蟋蟀的叫声如同波浪般呜咽,夜深人静时,感觉像水一样寒冷。 露水惊醒了我,身上的破衣被露水打湿,灯光下,灰尘覆盖的帽子挂在一边。 梦中初回故乡,醒来后,前面的溪流声更显得下滩的凄凉。 世间的琐碎事务纷至沓来,外出求官的艰难又有多少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思乡的场景,通过蟋蟀的叫声、寒冷的夜气、露水和灯光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诗中“故国初离梦”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而“前溪更下滩”则进一步以溪流声来象征离乡背井的凄凉。最后两句“纷纷毫发事,多少宦游难”,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感慨,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牧诗歌的独特魅力。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