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河南尹岐国公赠工部尚书苏公挽歌二首

· 岑参
河尹恩荣旧,尚书宠赠新。 一门传画戟,几世驾朱轮。 夜色何时晓,泉台不复春。 唯馀朝服在,金印已生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尹:古代官名,这里指河南尹,即河南地区的行政长官。
  • 恩荣:指受到的恩宠和荣誉。
  • 尚书: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代的部长级别。
  • 画戟:古代仪仗用的一种兵器,这里象征权力和地位。
  • 朱轮:红色的车轮,古代高官的标志。
  • 泉台:指坟墓,比喻死后。
  • 朝服:官员上朝时穿的正式服装。
  • 金印:金属制成的印章,代表官职和权力。

翻译

河南尹的恩宠和荣誉已是过去,尚书的封赠却是新近的荣耀。 一家门第因画戟而显赫,几代人都乘坐朱轮车。 夜色何时才能破晓,泉台之下春天不再来。 只剩下朝服依旧在,金印上已积满尘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河南尹的昔日荣耀与现今的沉寂,表达了人生无常、荣华易逝的哀思。诗中“一门传画戟,几世驾朱轮”描绘了家族的显赫与权势,而“夜色何时晓,泉台不复春”则深刻反映了生命的终结和荣耀的消逝。最后两句“唯馀朝服在,金印已生尘”更是以物是人非的景象,抒发了对逝去辉煌的无限怀念与感慨。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