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送孟迟先辈

· 杜牧
昔子来陵阳,时当苦炎热。我虽在金台,头角长垂折。 奉披尘意惊,立语平生豁。寺楼最鶱轩,坐送飞鸟没。 一樽中夜酒,半破前峰月。烟院松飘萧,风廊竹交戛。 时步郭西南,缭径苔圆折。好鸟响丁丁,小溪光汃汃。 篱落见娉婷,机丝弄哑轧。烟湿树姿娇,雨馀山态活。 仲秋往历阳,同上牛矶歇。大江吞天去,一练横坤抹。 千帆美满风,晓日殷鲜血。历阳裴太守,襟韵苦超越。 鞔鼓画麒麟,看君击狂节。离袖飐应劳,恨粉啼还咽。 明年忝谏官,绿树秦川阔。子提健笔来,势若夸父渴。 九衢林马挝,千门织车辙。秦台破心胆,黥阵惊毛发。 子既屈一鸣,余固宜三刖。慵忧长者来,病怯长街喝。 僧炉风雪夜,相对眠一褐。暖灰重拥瓶,晓粥还分钵。 青云马生角,黄州使持节。秦岭望樊川,秖得回头别。 商山四皓祠,心与樗蒲说。大泽蒹葭风,孤城狐兔窟。 且复考诗书,无因见簪笏。古训屹如山,古风冷刮骨。 周鼎列瓶罂,荆璧横抛摋。力尽不可取,忽忽狂歌发。 三年未为苦,两郡非不达。秋浦倚吴江,去楫飞青鹘。 溪山好画图,洞壑深闺闼。竹冈森羽林,花坞团宫缬。 景物非不佳,独坐如韝绁。丹鹊东飞来,喃喃送君札。 呼儿旋供衫,走门空踏袜。手把一枝物,桂花香带雪。 喜极至无言,笑馀翻不悦。人生直作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 我欲东召龙伯翁,上天揭取北斗柄。蓬莱顶上斡海水,水尽到底看海空。 月于何处去,日于何处来?跳丸相趁走不住,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皆为灰。 酌此一杯酒,与君狂且歌。离别岂足更关意,衰老相随可奈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陵阳:地名,今安徽宣城。
  • 金台:指朝廷。
  • 奉披:敬受。
  • 鶱轩:高耸的楼阁。
  • 丁丁:鸟鸣声。
  • 汃汃:水声。
  • 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 哑轧:织机声。
  • 历阳:地名,今安徽和县。
  • 牛矶:地名,位于长江边。
  • 殷鲜血:形容日出时天空的红色。
  • 裴太守:指当时历阳的太守裴某。
  • 鞔鼓:击鼓。
  • :风吹动的样子。
  • 秦川:指陕西一带。
  • 夸父渴:比喻追求的迫切。
  • 九衢:指长安的街道。
  • 秦台:指秦朝的宫殿。
  • 黥阵:古代刑罚,脸上刺字。
  • 三刖:古代刑罚,断足。
  • 长街喝:在长街上大声呼喊。
  • :粗布衣服。
  • 暖灰:指炉中的余烬。
  • :僧人用的饭碗。
  • 马生角:比喻不可能的事情。
  • 持节:古代使者持的信物。
  • 商山四皓:指商山四位隐士。
  • 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
  • 蒹葭:芦苇。
  • 狐兔窟:比喻荒凉的地方。
  • 簪笏:古代官员的帽子和手板。
  • 荆璧:楚国的玉。
  • 抛摋:抛弃。
  • 韝绁:束缚。
  • 丹鹊:传说中的鸟,能传递书信。
  • 旋供衫:立刻穿上衣服。
  • 踏袜:光着脚。
  • 桂花香带雪:桂花和雪一起飘落。
  • 跳丸:比喻日月如飞。
  • 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古代的圣君和圣人。

翻译

从前你来到陵阳,那时正值酷热的夏天。我虽在朝廷,却常感到压抑。敬受你的启发,让我豁然开朗。寺楼高耸,我坐在那里目送飞鸟远去。夜晚饮酒,月光照亮前山。烟雾缭绕的庭院松树飘摇,风中的走廊竹子交错。我常漫步在城西南,小径上苔藓圆润。鸟儿鸣叫,小溪潺潺。篱笆旁见到美丽的女子,织机声响。雨后的树木显得娇嫩,山峦生动。仲秋时我们前往历阳,一同在牛矶休息。大江浩荡,如一练横亘天地。千帆顺风,日出如血。历阳的裴太守,气质超群。我们击鼓,看你击打狂放的节奏。离别的袖子随风飘动,怨恨的泪水哽咽。明年我将担任谏官,秦川广阔。你带着笔来,势如夸父追日。长安的街道上马蹄声声,千门万户车辙交错。秦宫的废墟令人心惊,黥面的刑罚让人毛发直立。你已屈服一次,我本应遭受三次断足。懒散的忧虑随着长者的到来,病弱的我在长街上呼喊。僧侣在风雪夜中炉边,我们相对而眠。温暖的灰烬中重燃火苗,早晨的粥分在钵中。青云中的马生出角,黄州的使者持节。秦岭望向樊川,只能回头告别。商山的四皓祠,我的心与樗蒲游戏相说。大泽中的芦苇风,孤城如狐兔的窟穴。再次研读诗书,却无法见到簪笏。古训如山般坚定,古风冷冽刺骨。周鼎排列如瓶罂,荆璧横抛。力尽却不可取,忽忽狂歌。三年未觉苦,两郡非不达。秋浦依傍吴江,去楫如飞青鹘。溪山如画,洞壑深邃。竹林如羽林军,花坞如宫缬。景物非不佳,独坐如被束缚。丹鹊东飞来,喃喃送来你的书信。呼儿立刻穿衣,跑出门空着脚。手持一枝物,桂花香带雪。喜极至无言,笑后反不悦。人生即使成为百岁翁,也只是万古一瞬。我欲东召龙伯翁,上天揭取北斗柄。蓬莱顶上斡海水,水尽到底看海空。月于何处去,日于何处来?跳丸相趁走不住,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皆为灰。酌此一杯酒,与君狂且歌。离别岂足更关意,衰老相随可奈何。

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对友人孟迟的深情告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牧诗歌的独特魅力。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498篇诗文

杜牧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