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流贬

· 李益
汉章虽约法,秦律已除名。 谤远人多惑,官微不自明。 霜风先独树,瘴雨失荒城。 畴昔长沙事,三年召贾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汉章:汉朝的法令。
  • 约法:简明的法律。
  • 秦律:秦朝的法律。
  • 除名:从名册中除去名字,指被贬或被开除。
  • 谤远:被远方的谣言所诽谤。
  • 官微:官职低微。
  • 霜风:寒冷的风。
  • 瘴雨:指南方热带地区的有害雨雾。
  • 畴昔:往昔,过去。
  • 长沙事:指贾谊被贬至长沙的历史事件。
  • 三年召贾生:指贾谊被贬三年后被召回。

翻译

汉朝虽有简明的法律,但秦朝的严苛律法已被废除。 被远方的谣言所诽谤,人们多有疑惑,官职低微无法自明。 寒冷的风先吹过孤独的树,有害的雨雾笼罩着荒凉的城。 回想往昔贾谊被贬至长沙的事迹,三年后他被召回。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汉章与秦律,表达了法律的变迁与个人的命运。诗中“谤远人多惑,官微不自明”描绘了被贬者因谣言而受误解,官职低微难以自辩的困境。后两句以自然景象“霜风”、“瘴雨”象征流贬之地的荒凉与艰难,最后以贾谊的典故寄托了对被贬者的同情与希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流贬者的深切关怀和对正义的渴望。

李益

李益

李益,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