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落第者东归

· 李益
东门有行客,落日满前山。 圣代谁知者,沧洲今独还。 片云归海暮,流水背城闲。 余亦依嵩颍,松花深闭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圣代: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 沧洲:古代常用以指隐士居住的地方,这里指隐居之地。
  • 片云:孤云,象征着孤独的旅行者。
  • 背城:离开城市。
  • 嵩颍:嵩山和颍水,这里泛指隐居的山林之地。
  • 闭关:闭门谢客,指隐居不出。

翻译

东门有一位即将远行的旅人,夕阳洒满了前方的山峦。 在这个政治清明的时代,有谁了解我呢?如今我独自返回隐居的沧洲。 孤云在海边的暮色中归去,流水静静地离开了繁忙的城市。 我也依傍着嵩山和颍水,深藏在松花掩映的闭门之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失望。诗中,“东门有行客”一句,既描绘了行客的孤独,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心境。通过“落日满前山”的意象,诗人传达出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后两句“圣代谁知者,沧洲今独还”,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时代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李益

李益

李益,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