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

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 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 吴岳晓光连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 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
拼音

注释

十二层城:《史记·封禅书》:“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 阆苑:阆凤山之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旧时诗文中常用来指宫苑。 平时:安定承平之时事。 虹霓:指天上的彩虹。 夏后双龙:《山海经·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 巘:指大山上的小山。 紫泥:古人以泥封信,泥上盖印。皇帝用紫泥。后以指诏书。

《九成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律。该诗是作者游览九成宫时伤古怀今所作,主要表达了身处中晚唐时期的作者对于国家运势的担忧和对前途的忧虑。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成宫:唐代著名的离宫,位于今陕西省麟游县西。
  • 十二层城:形容九成宫建筑的宏伟,层数众多。
  • 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九成宫如同仙境。
  • 拂虹霓:形容宫殿高耸,仿佛能够触摸到彩虹。
  • 夏后双龙尾:指夏朝的君主,双龙尾象征其权威。
  • 周王八骏蹄:指周朝的君王,八骏是传说中周穆王的八匹神马。
  • 吴岳:指吴山,在今陕西省境内。
  • 翠巘:青翠的山峰。
  • 甘泉:指甘泉宫,汉代宫殿名。
  • 丹梯:红色的台阶,指通往宫殿的道路。
  • 荔枝卢橘:指进贡的珍贵水果。
  • 鸾鹊天书:指皇帝的诏书,鸾鹊象征吉祥。
  • 紫泥:指封泥,古代用来封缄文书的紫色泥土。

翻译

九成宫位于宏伟的十二层城之西,宛如仙境,平日里是避暑胜地,宫殿高耸,仿佛能触摸到彩虹。 云彩随着夏朝君主的龙尾飘动,风儿追逐着周朝君王的八骏马蹄。 吴山的晨光与青翠的山峰相映成趣,甘泉宫的晚景映照在通往宫殿的红色台阶上。 珍贵的荔枝和卢橘因受到皇帝的恩宠而沾光,皇帝的诏书如鸾鹊般吉祥,封泥湿润而显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九成宫的壮丽景象和皇家气派,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语言,展现了宫殿的宏伟与仙境般的美丽。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如夏后双龙尾、周王八骏蹄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如吴岳晓光、甘泉晚景,以及对皇家恩宠的象征性表达,如荔枝卢橘、鸾鹊天书,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皇家荣耀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皇家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