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十四首

吾观日与月,乃是阴阳精。 彼升此攸降,循环有常经。 万方仰临照,元良则其明。 离躔遂晦蚀,惟辟修德刑。 玄象虽缅邈,人当思戒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阴阳:古代哲学概念,代表了宇宙中两种对立但又统一的力量。
  • (yōu):指那里。
  • 元良:指太阳。
  • (chán):指月亮运行的轨道。
  • 晦蚀:日食和月食。
  • :通“避”,避免。
  • 修德刑:指修身养德,避免灾祸。

翻译

我观察日月,它们是阴阳的精华。太阳升起,月亮降落,它们循环不息。亿万方向仰望它们的照耀,太阳便显得明亮。日食月食时,只有通过修身养德来避免灾祸。虽然玄妙的道理有时难以理解,但人们应该思考警惕。

赏析

这首诗通过观察日月的运行,表达了阴阳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宇宙间的循环和规律。诗人借日月之象,引导人们要修身养德,避免灾祸的发生。整首诗意蕴深远,启人思考,是一首具有哲理意味的诗篇。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