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郎中催马草还京
注释
杨郎中:指官职名,类似于今天的中级官员。
大梁:古代都城名,今河南开封。
北邙:山名,位于今河南省。
太室:古代帝王的宫殿名。
菽麦:古代的一种农作物,指豆类和小麦。
醑醴:古代的一种酒。
旱暵:旱灾。
觖:音jué,指饥饿。
鳏:指丧偶的人。
负租税:指负担重税。
困夫匠:指受困苦的农民和工匠。
督刍:指管理草料。
深体尧舜心:指深怀尧舜之心志。
推仁悯凋丧:推行仁政,怜悯凋敝之民。
叱咤:指斥责。
施鞭杖:指施行鞭刑。
谫劣:指自卑愚昧。
旬宣:指十天一次的宣布。
疲癃恙:指疲劳和疾病。
陈民艰:陈述百姓的艰难处境。
彻卿相:指希望能得到官员的帮助。
翻译
送中级官员杨郎中,催马草还往京城。
大梁坐落在中原,自古风气兴盛。
北邙山蜿蜒起伏,太室宫殿雄伟壮观。
黄河贯穿其中,浩浩荡荡奔流不息。
四野开阔延伸,桑树和柘树绿意相融。
男子忙于耕种,女子勤于纺织。
豆类和小麦丰收入仓,酒食满溢盛放。
近年来灾害频发,旱情使农民望穷。
想到这里饥馑的情况,十户中九户丧偶孤苦。
长期贫困负担重税,远行劳役困扰农工。
管理草料得力于官府,土地分配合理适中。
怀有尧舜之仁心志,推行仁政怜悯困苦之民。
斥责和责备仍不忍心,更不愿施行鞭刑杖责。
感到自己愚昧无能,十天一次宣布缺乏善政。
竭尽全力执行宽政策,以减轻疲劳和疾病之苦。
送别时陈述百姓的艰难,希望您能彻底理解百姓的处境。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古代社会中农民的艰辛和官员的责任。诗人通过描写大梁的繁荣景象,黄河的壮阔气势,以及农民的辛勤劳作和遭遇的困难,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思考。诗中展现了诗人对仁政的向往,希望官员能够怜悯百姓,减轻他们的疾苦,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和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