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还途次感怀

经过徐北地,凭轼问兴亡。 王霸千秋气,山川百战场。 圣明开草昧,日月洗洪荒。 卜世金瓯重,何当计彻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凭轼(shì):停车
  • 王霸:指古代的君王和霸主
  • 圣明:指圣人的明智
  • 草昧(mèi):指黑暗时代
  • 洪荒:指混沌的时代
  • 金瓯(ōu):传说中的一种宝器
  • 彻桑(sāng):通达事理

翻译

南归的路上,我停车在徐州北部,思考兴亡变化的原因。古代君王的气势千秋,山川见证了百战的战场。圣人的智慧开启了黑暗时代,太阳月亮洗净了混沌的岁月。如何才能像卜世的金瓯一样珍贵,何时才能通达事理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变化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通过对古代君王、圣人智慧以及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索。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