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地苍霞

霞山何代辟,宝额昔贤题。 入望诸天近,淩空万象低。 霞光开混沌,亭树倚菩提。 仙侣曾游地,真人比托栖。 为霖占异石,迎日出丹梯。 紫气东山起,高标北斗齐。 衣裳裁散绮,服食掇晴霓。 台岭朝河建,襄城夜不迷。 景光知可仰,敢自隔扳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霞山(xiá shān):指山上的霞光。 宝额(bǎo é):指宝贵的山头。 淩空(líng kōng):高耸入云。 万象(wàn xiàng):指各种景象。 混沌(hùn dùn):混沌未分的状态。 菩提(pú tí):佛陀树,菩提树。 真人(zhēn rén):指道家修炼成仙的人。 比托(bǐ tuō):依附。 霖(lín):雨。 丹梯(dān tī):通往天界的梯子。 紫气(zǐ qì):祥瑞之气。 北斗(běi dǒu):北斗星。 绮(qǐ):华丽。 晴霓(qíng ní):指晴天中的虹。 台岭(tái lǐng):高台和山脊。 襄城(xiāng chéng):指城池。

翻译

宝贵的山头霞光,历代都有神仙居住过,天空中的景象近在眼前,高耸入云的山峰却低垂着各种奇异的景象。霞光照亮了混沌未分的世界,树木依偎在菩提树旁。神仙曾在此游玩,真人们依附在这里栖息。他们在奇石上占卜雨水,迎接朝阳从通往天界的梯子上升起。祥瑞之气在东山升起,高标北斗星齐聚。华丽的衣裳随意裁剪,美食采摘晴天中的虹。高台和山脊建起来,城池在夜晚也不会迷失。这里的景光令人向往,敢于自己攀登。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山峰上的霞光映照着神仙们的居所,展现出一幅祥和而神奇的画面。诗人通过描写山中的景象和神仙们的生活,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和神秘。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遐想和美好的感受。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