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范蠡(fàn lǐ):春秋时期越国的名臣,传说他在太湖边修筑了一座湖。
- 蒲(pú):一种植物,古代用来祭祀或装饰。
- 撷(xié):采摘。
- 艾(ài):一种植物,古代用来驱邪或祭祀。
- 辰(chén):古代时间单位,指早晨。
- 范蠡湖:范蠡修筑的湖,即太湖。
翻译
中午时分,经过范蠡湖,心中怀念故园的风景。采摘蒲草、艾草的时节已过,岁月易逝,容易让人误入迷途。谁能体恤范蠡湖畔的渡船工,却看不到江南五月的春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范蠡湖畔的怀旧之情。范蠡湖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与范蠡这位传奇人物有着紧密的联系。诗人通过描述采摘蒲草、艾草的时节已过,表达了岁月易逝,人生易误的感慨。诗中对范蠡湖边渡船工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对平凡劳动者的同情和理解。最后一句“不见江南五月春”则通过对江南春天美好景色的遗憾,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眷恋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沧桑的感慨。
李孙宸的其他作品
- 《 答黎有道 》 —— [ 明 ] 李孙宸
- 《 夏日园居偶成效长庆体 》 —— [ 明 ] 李孙宸
- 《 欧子建新自贼中回过其竹素山房因赠 》 —— [ 明 ] 李孙宸
- 《 送郑楚玉司理归娶之官 》 —— [ 明 ] 李孙宸
- 《 涉县山署两宿留待张行人 》 —— [ 明 ] 李孙宸
- 《 冬夜伍国开有开同诸从过宿小楼以酒态美如嵇叔夜诗才清似沈休文为韵赋十四绝 》 —— [ 明 ] 李孙宸
- 《 与王非熊宗伯游陵上仙人洞 》 —— [ 明 ] 李孙宸
- 《 振衣亭 》 —— [ 明 ] 李孙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