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倪主事还北京二首

秦淮晏岁见孤鸿,疋马萧萧趁朔风。 浅薄岂堪当路荐,光华难与故人同。 微茫远见卢沟树,缥缈遥闻魏阙钟。 无补涓埃贫病久,偏承雨露羡群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秦淮:指秦淮河,南京的一条著名河流。晏岁:安静的岁月。孤鸿:孤独的雁。疋(pǐ):古代计数单位,相当于十只。萧萧:形容风声。趁:顺着。朔风:初冬的寒风。浅薄:浅显。堪:能够。光华:才华。微茫:微弱模糊。卢沟树:传说中的一种树木,古代文人常用来比喻高远。缥缈:虚幻。魏阙:魏国的宫殿。涓埃:尘土。贫病:贫穷患病。偏承:偏受。

翻译

秋天的秦淮河畔,安静岁月里看到孤独的雁,十只马蹄声萧萧地顺着初冬的寒风前行。浅显的才华怎能胜任路途上的推荐,光彩难与故人同辉。微弱模糊地看见卢沟树,虚幻中远听魏国宫殿的钟声。无法弥补尘土中的贫病长久之苦,却偏偏受到雨露的羡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秦淮河畔的景象,以孤鸿、马蹄声、卢沟树、魏阙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和对过往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整体氛围幽静悠远,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感慨。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