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涧西桥同谷王贞伯子山闻持树

石桥碧涧又斜晖,人有高情寄翠微。 入坐秋声催叶下,当杯宿鸟乱云归。 僧无俗韵供排笑,酒散凉风恣指挥。 昏赤穿林灯影细,草头零露遍濡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饮涧:在溪涧边喝水
贞伯:指贞观伯李靖,唐代名将
斜晖:斜斜的阳光
高情:高尚的情操
翠微:翠绿的微光
秋声:秋天的声音
宿鸟:夜晚栖息的鸟
俗韵:世俗的韵味
指挥:支配、控制
昏赤:黄昏时分
濡衣:沾湿衣服

翻译

在石桥旁的碧绿溪涧,夕阳斜斜,人们心怀高尚情操,寄托着翠绿微光。坐下来,秋天的声音催促着树叶飘落,举杯留宿的鸟儿在乱云中归巢。僧人没有世俗的味道,笑对排场,酒散后,凉风自由地指挥着。黄昏时分,红灯穿过树林,细细的光影,草地上零零落落地沾湿了衣衫。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场景,通过描写石桥、溪涧、夕阳、树叶、鸟儿、僧人、酒和凉风等元素,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清新的环境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沈守正

明浙江钱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无回。万历三十一年举人。官都察院司务。工画,擅诗文。有《诗经说通》、《四书丛说》、《雪堂集》。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