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移剌国宝

昔年萍迹旅京华,曾到风流国宝家。 居士为予常吃素,先生爱客必烹茶。 明窗挥麈谈禅髓,净几焚香顶佛牙。 回首五年如一梦,梦中不觉过流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移剌国宝: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萍迹:比喻行踪不定,像浮萍一样漂泊。
  • 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
  • 风流:这里指有才华而不拘小节的人。
  • 国宝家:指移剌国宝的家。
  • 居士:在家修行的佛教徒。
  • 吃素:指不食肉类,通常与宗教信仰有关。
  • 先生:对男性的尊称。
  • 烹茶:煮茶,品茶。
  • :古代用作拂尘的一种动物尾巴,这里指用麈尾拂尘。
  • 禅髓:禅宗的精髓。
  • 净几:清洁的桌子。
  • 顶佛牙:指顶礼佛牙舍利,表示对佛教的虔诚。
  • 流沙:古代对沙漠的称呼,这里可能指西域或更远的地方。

翻译

多年前,我像浮萍一样漂泊在京城,曾拜访过风流才子移剌国宝的家。 居士为了我坚持吃素,先生则热情地为我煮茶。 我们在明亮的窗前挥动麈尾,谈论禅宗的深奥道理,在清洁的桌子上焚香,顶礼佛牙舍利。 回首过去的五年,仿佛一场梦,梦中不知不觉间,我已经穿越了茫茫的沙漠。

赏析

这首作品回忆了作者与移剌国宝的交往,以及在京城的一段生活经历。诗中通过“萍迹”、“风流”等词语,描绘了作者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移剌国宝的才华与不羁。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展现了两人在精神层面的交流,以及对佛教的虔诚。最后,作者以“一梦”和“流沙”作结,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金元间义州弘政人,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耶律履子。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金末辟为左右司员外郎。元太祖定燕,召见,处之左右。呼为长髯人(蒙语:吾图撒合里),每征讨,必命之卜。太宗即位,命为主管汉人文书之必阇赤,汉称中书令,事无巨细,皆先白之。定君臣礼仪;反对以汉地为牧场之议,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建立赋税制度;请军民分治,州县长吏治民事,万户府理军政,课税所管钱谷。太宗五年入汴时,请废“攻城不降,矢石一发即屠城”之制。九年,定以经义、词赋、策论取士之制。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 7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