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参禅:指通过禅定和冥想来修行佛教。
- 真如:佛教术语,指事物的真实本性或本质。
- 即色明真色:即通过观察外在现象来认识内在的真实本质。
- 法眼:佛教中指洞察事物真相的智慧。
- 沩山:地名,指湖南宁乡的沩山,是佛教圣地。
- 三圣:指佛教中的三位圣者,具体指哪三位有不同说法。
- 季世:末世,指佛教中所说的末法时代。
- 瞎驴:比喻无知或盲目跟随的人。
翻译
不愿通过禅修和读书来修行,只是徒劳地大声宣扬关于真如的道理。 未能通过观察外在现象来认识内在的真实本质,却自认为已经掌握了所有。 洞察真相的智慧已经凋零,人们纷纷离开,沩山变得寂寞无人居住。 自从三位圣者承担起责任之后,末法时代变得寥寥无几,没有盲目跟随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耶律楚材所作,表达了对当时佛教界现状的忧虑和批评。诗中,“不肯参禅不读书”直接指出了一些人不愿通过实际修行来领悟佛法,而是空谈理论。通过“即色明真色”与“只道无馀已有馀”的对比,揭示了这些人对外在现象与内在本质认识的浅薄。后两句则通过“法眼凋残”和“沩山寂寞”描绘了佛教智慧的衰退和圣地的荒凉,最后以“季世寥寥无瞎驴”作结,表达了对末法时代佛教衰败的深切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