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娲补天谣

盘皇开天露天丑,夜半天星堕天狗。 璇枢缺坏奔星斗,轮鸡环兔愁飞走。 圣娲巧手炼奇石,飞廉鼓鞴虞渊赤。 红丝穿饼补天穿,太虚一碧玻璃色。 辐旋毂转四极正,高盖九重悬水镜。 三光不凋河不泄,天上神仙宅金阙。 当时坤母亦在傍,下拾残灰补地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皇娲:即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 盘皇:即盘古,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开天辟地之神。
  • 天丑:指天空中不祥的征兆。
  • 天狗:古代神话中的一种凶兽,常被认为是天降灾祸的象征。
  • 璇枢:指北斗七星中的两颗星,璇为天璇,枢为天枢。
  • 飞廉:古代神话中的风神。
  • 鞴:古代用来鼓风的皮囊。
  • 虞渊:古代神话中的日落之处。
  • 红丝穿饼:比喻女娲用红线穿起五彩石补天。
  • 太虚:指天空。
  • 辐旋毂转:比喻天体运行的景象。
  • 四极:指天地的四个角落。
  • 高盖九重:形容天空高远。
  • 水镜:比喻天空清澈如镜。
  • 三光:指日、月、星。
  • 河不泄:指银河不会泄漏。
  • 坤母:指地母,即大地之神。
  • 残灰:指补天时剩余的石灰。

翻译

盘古开天辟地时天空出现了不祥之兆,半夜时分,天上的星星像被天狗吞噬一样坠落。北斗七星的璇枢两星出现了缺口,星斗纷纷奔逃,月亮和太阳也忧愁地飞走。圣洁的女娲巧妙地炼制了奇异的石头,风神飞廉鼓动皮囊,日落之处的虞渊变得赤红。女娲用红线穿起五彩石,像穿饼一样补天,天空一片碧绿如玻璃般清澈。天体运行有序,天地的四个角落稳固,高远的天空如悬挂的水镜。日、月、星不凋谢,银河也不会泄漏,天上的神仙居住在金碧辉煌的宫阙。当时地母也在旁边,捡起补天剩余的石灰来修补地裂。

赏析

这首作品以神话为背景,描绘了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补天的壮丽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生动的比喻,如“天星堕天狗”、“红丝穿饼补天穿”等,形象地展现了天地的创生与修复过程。通过对天体运行和天地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宇宙秩序的赞美和对神话英雄的敬仰。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宏大,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