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新城彭元履赈米卷

君不见东门冠盖如流水,武断称雄跨州里。又不见北里笙竽声沸空,千金结客五陵东。 董家岂无储粟坞,卢家亦有多田翁。京坻倚叠誇红腐,一粒何曾到鱼釜。 漫令馋客长饥涎,寂寂朱门锁烟树。何如旴水彭徵君,发粟尽活饥年民。 相逢相语无德色,况受朝省酬官勋。阴骘冥冥天福善,八十童颜身更健。 只今生子又生孙,举义除残保乡县。彭家世世名义敦,食报定似于公门。 须留铁壁障江表,河润不隔闽山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冠盖:古代官员的帽子和车盖,代指官员。
  • 武断:以武力或权势独断专行。
  • 跨州里:跨越多个州县。
  • 笙竽:古代的两种乐器,这里指音乐。
  • 五陵:指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代指贵族居住区。
  • 京坻:京城的粮仓。
  • 红腐:指粮食存放过久而变质。
  • 鱼釜:指普通百姓的生活。
  • 馋客:贪吃的人。
  • 朱门:红漆大门,代指富贵人家。
  • 旴水:地名,今江西省抚州市一带。
  • 徵君: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 阴骘:阴德,暗中做的善事。
  • 冥冥:神秘莫测的样子。
  • 河润:比喻恩泽广泛。
  • 闽山:福建的山,这里指福建地区。

翻译

你难道没看见东门的官员如流水般来来往往,他们以武力或权势独断专行,跨越多个州县。又或者没听见北里的音乐声如沸水般喧闹,千金结交朋友在五陵东。董家岂能没有储藏粮食的仓库,卢家也有许多田地的富翁。京城的粮仓堆积如山,夸耀着粮食的丰富,但一粒粮食也未曾到达普通百姓的家中。漫无目的地让贪吃的人垂涎三尺,而富贵人家的大门紧锁,烟雾缭绕的树木寂静无声。

何如旴水的彭徵君,发放粮食救活了饥荒中的百姓。相遇时相互交谈,没有丝毫的傲慢之色,何况还受到了朝廷的官职和勋章的赏赐。阴德神秘莫测,上天会赐福给善良的人,八十岁的老人童颜鹤发,身体更加健壮。如今生儿育女,子孙满堂,举义除残,保卫乡县。彭家世世代代都坚守道义,食报定会像于公门一样。须留下铁壁般的屏障在江表,恩泽不隔闽山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东门官员和北里富豪的描绘,对比了彭徵君的善行和品德。诗中,“冠盖如流水”和“笙竽声沸空”形象地描绘了权贵和富豪的繁华景象,而“京坻倚叠誇红腐”则讽刺了他们粮食的浪费和普通百姓的饥饿。相比之下,彭徵君的善举更显珍贵,他的行为不仅救济了饥民,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诗的结尾赞美了彭家的世代义举,预示着他们将得到上天的福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和善良的推崇。

黄镇成

元邵武人,字元镇。号存斋,又号存仔子。自幼刻苦嗜学,笃志力行。筑南田耕舍,隐居著书。部使者屡荐不就。后以执政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谥贞文处士。有《秋声集》。 ► 2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