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谣

小姑失母年十五,大嫂育之嫂如母。 小姑急嫁嫁蛮郎,双鬟私插金钗股。 大嫂泣血告小姑,尔祖仪同父上柱。 如何世阀不对当,失身去作蛮郎妇。 汝贪蛮妇多金银,宁嫁华郎守贱贫。 蛮郎金多不到老,华人虽窭终吾身。 小姑不听大嫂戒,蛮郎战没羊罗寨。 五丁一夜发郿坞,官籍黄金官估卖。 小姑还家嫂怒嗔,弃置弃置同市门。 嫁衣重绣金织孙,今年又嫁乌将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抚养。
  • 蛮郎:指边疆或异族的男子。
  • 双鬟:古代女子的发髻样式。
  • 私插:私下里插戴。
  • 泣血:形容极度悲伤。
  • 仪同:古代官职名,指仪同三司,是一种荣誉称号。
  • 上柱:古代官职名,指上柱国,是一种高级军事荣誉称号。
  • 世阀:指家族的门第和地位。
  • 对当:匹配,相称。
  • 失身:失去贞操,这里指嫁错人。
  • :贫穷。
  • 战没:战死。
  • 羊罗寨: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五丁:古代传说中的大力士。
  • 郿坞:地名,古代的军事要塞。
  • 官籍:官方登记。
  • 估卖:估价出售。
  • 金织孙:指用金线织成的衣物。
  • 乌将军:人名或指某位将军。

翻译

小姑十五岁失去母亲,大嫂像母亲一样抚养她。小姑急于嫁给一个边疆的男子,私下里在发髻上插戴金钗。大嫂含泪劝告小姑,你的祖父是仪同三司,父亲是上柱国。为何要嫁给门不当户不对的边疆男子,失去身份成为他的妻子。你贪图边疆女子的金银,宁愿嫁给中原的贫穷男子。边疆男子的金银不会长久,中原的男子虽穷却能终身相伴。小姑不听大嫂的劝告,边疆男子战死在羊罗寨。五丁大力士一夜之间攻破郿坞,官方登记的黄金被估价出售。小姑回家后,大嫂愤怒不已,将她视为弃物。嫁衣重新绣上金线,今年又嫁给乌将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小姑的婚姻选择,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门第和身份的重视。诗中大嫂的劝告和小姑的固执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个人情感与家族荣誉之间的冲突。小姑最终的命运,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命运的束缚和无奈。诗的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转折,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