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州相士歌

秀州相士薛见心,重湖风雨来相见。手把茅山道人诗,亦有胡僧写东绢。 自云膝不拜公卿,海内名人初入卷。缥绫方册锦盘囊,首录梅花道人传。 道人不读姑布书,两目看天走青电。梅花忽露太极心,南枝北枝开一遍。 秀州相士亦识道,一笑求心符铁劵。章生不相一只眼,桑生不相一尺面。 貌如削瓜帝治开,背如植鳍王业建。君不见汉家将军如牯腰,午夜脐灯照悲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秀州:古代地名,今浙江省嘉兴市一带。
  • 相士:古代以相面为职业的人。
  • 薛见心:人名,相士的名字。
  • 重湖:可能指嘉兴附近的湖泊,如太湖的一部分。
  • 茅山道人:指道教中修炼的人,茅山是道教名山之一。
  • 胡僧:指外来的僧人,通常指印度或中亚的僧侣。
  • 东绢:东方的丝绸,这里可能指用丝绸书写的经文或诗文。
  • 膝不拜公卿:指不向权贵低头,保持独立的人格。
  • 缥绫:一种轻薄而有光泽的丝织品,常用于制作书籍的封面或内页。
  • 方册:指书籍。
  • 锦盘囊:用锦缎制成的袋子,用于装书籍或贵重物品。
  • 梅花道人:可能是指一位以梅花为象征的道士或隐士。
  • 姑布书:古代的一部相书。
  • 两目看天走青电:形容眼神锐利,如同能看到天上的闪电。
  • 太极心:道家哲学中的太极,代表宇宙的根本原理。
  • 南枝北枝:指南方的梅花和北方的梅花,泛指梅花。
  • 求心符铁劵:可能指寻求心灵的符咒或保证。
  • 章生:人名,可能指某位学者或文人。
  • 桑生:人名,同上。
  • 貌如削瓜:形容面容瘦削。
  • 背如植鳍:形容背部挺直,如同鱼背上的鳍。
  • 牯腰:形容腰部粗壮。
  • 午夜脐灯:可能指在深夜中,肚脐处发出的光,象征某种神秘的力量。
  • 悲唁:哀悼。

翻译

秀州的相士薛见心,在风雨交加的湖边来与我相见。他手持茅山道人的诗作,还有胡僧用东绢书写的经文。 他说自己从不向权贵低头,现在将海内名人的事迹编入书中。书籍用缥绫制成,封面是锦缎,他首先记录了梅花道人的传记。 梅花道人不读相书,他的双眼锐利如看天上的闪电。梅花突然展现出太极的哲理,南方的梅花和北方的梅花都开了一遍。 秀州的相士也懂得道,他一笑之间寻求心灵的符咒。章生不只是一只眼,桑生不只是有一尺的面容。 他们的面貌瘦削如削瓜,背部挺直如鱼鳍,这是建立王业的象征。你没看见汉家的将军腰粗如牯,午夜时肚脐发出的光照亮了哀悼。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秀州相士薛见心的形象和他对梅花道人的推崇。诗中通过对比梅花道人与其他相士的不同,强调了梅花道人超脱世俗、追求道家哲理的精神境界。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权贵的蔑视和对独立人格的赞美。通过对梅花道人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道家哲学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人杨维桢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感。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