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师行赠黄中子
艾师艾师古中黄,肘有补注明堂方。笼有岐伯神针之海草,箧有轩辕洪炉之燧光。
针窠数穴能起死,一百七十铜人孔窍徒纷厖。
三椎之下穴一双,二竖据穴名膏肓。百医精兵攻不得,火攻一策立受降。
金汤之固正捣穴,快矢急落如飞鸧。梅花道人铁石肠,昨日二竖犹强梁。
明朝道人步食强,风雨晦明知阴阳。老师药劵不受偿,何以报之心空藏。
施药胜施羊公浆,会有仙人报汝玉子成斗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艾师:对医术高超者的尊称。
- 中黄:古代医书名,此处指医学知识。
- 补注:补充注释,此处指详细的医学解释。
- 明堂:古代医学中指人体穴位图。
- 岐伯:古代医学家,此处指其著作中的药物。
- 轩辕:黄帝的别称,此处指其发明的工具。
- 洪炉:大炉子,此处指炼药的工具。
- 燧光:火光,此处指炼药时的火光。
- 针窠:针灸的穴位。
- 二竖:指疾病,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膏肓:人体深处的穴位,比喻难以治愈的疾病。
- 火攻:此处指用火疗法治疗。
- 金汤:坚固的防御,比喻治疗得当。
- 捣穴:攻击要害,此处指治疗疾病的关键。
- 飞鸧:飞鸟,比喻迅速。
- 梅花道人:作者自称。
- 铁石肠:形容坚定不移。
- 强梁:强横,此处指疾病顽固。
- 步食强:行走饮食正常,指康复。
- 风雨晦明: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 阴阳:指事物的对立统一,此处指疾病的阴阳调和。
- 药劵:医药费用。
- 羊公浆:古代一种饮料,此处比喻普通的施舍。
- 仙人:指高人,此处指医术高超者。
- 玉子:美玉,此处比喻珍贵的医药。
- 斗量:大量的意思。
翻译
艾师啊,您是古代医学的黄中黄,手中有详细的医学解释和明堂穴位图。笼子里有岐伯的神针和海草,箱子里有轩辕的大炉和炼药的火光。 您能通过针灸几个穴位使人起死回生,一百七十铜人的孔窍虽然复杂,但您的医术能一一应对。 三椎之下有一对穴位,疾病占据了这些穴位,名为膏肓,百医都难以攻克。但您用火攻一策,立刻就能使疾病投降。 治疗得当如同坚固的防御正中要害,快速的治疗如同飞鸟一般迅速。我,梅花道人,虽然心如铁石,但昨天疾病还顽固不化。 到了明朝,我已能正常行走饮食,风雨无阻,明辨阴阳。老师您不收医药费,我该如何报答您呢? 您的施药胜过施舍羊公浆,将来一定会有医术高超的人告诉您,您的医药如同美玉,将会被大量使用。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艾师高超的医术和对病人的无私奉献。通过丰富的医学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艾师治疗疾病的神奇效果和坚定不移的医者仁心。诗中“火攻一策立受降”等句,形象地描绘了艾师医术的迅速和有效,而“施药胜施羊公浆”则表达了对艾师无私奉献精神的崇高敬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医者的伟大和医学的神圣。